• 蚊虫叮咬或可致命!外出做好预防,远离虫草密集区

    近日,一则“泰安籍女大学生重症监护室救命11个月”的帖子刷爆朋友圈。最泰安全媒体记者了解到,让这位21岁的花季少女受尽病痛折磨的起因是流行性乙型脑炎,这是一种因蚊虫叮咬而感染的传染性疾病,也就是说,女大学生之所以患病,源自一次蚊虫叮咬。

    最泰安全媒体记者搜索发现,因蚊虫叮咬而导致脑炎的病例全国均有发生,甚至有人为此丧命。“蚊虫叮咬也会患病?而且这么严重?”许多网友表示难以置信,并且感到不可思议。为了解开心中疑惑,我们采访到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王会亮,王会亮主任介绍,夏季天气炎热,为许多昆虫以及细菌、病毒的生长创造了条件,如蚊子可传播流行性乙型脑炎,蜱虫可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夏季也是手足口病的高发季节,这些疾病均是威胁成人和儿童身体健康的疾病,需提高重视,积极预防。

    “女大学生患的乙脑全称是流行性乙型脑炎,是急性乙类传染性疾病,儿童多见,流行季节为7、8、9月份,其传播媒介为蚊子,传染源有家畜、家禽和鸟类,其中猪、牛等动物是主要传染源。通常是蚊子叮咬感染乙脑病毒的猪或牛后受到感染,再叮咬人,将病毒传染给人从而导致人患病。”王会亮指出。

    据了解,随着卫生条件的改善,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发病率并不高。人在感染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后能否发病,取决于进入人体的病毒数量、毒力和自身免疫力。绝大多数感染者不发病,呈隐性感染。一旦患病,最常表现的是高热、头痛、精神差,家人往往以为是感冒、中暑,甚至在家按感冒服药治疗。因为乙脑病毒为噬神经病毒,随着病情进展,神经系统症状会逐渐明显,表现为颈项强直、喷射状呕吐、嗜睡、昏睡、抽搐,再进一步发展,会出现昏迷、呼吸衰竭、瘫痪、失语等。”王会亮说。

    对于流行性乙型脑炎,预防是关键。“一是夏季不要到臭水沟、河塘附近玩耍或垂钓;二是农村生活的人们要注意家庭卫生,有猪圈、牛圈的最好做到人畜分离,不要和生活区连在一起;三是做好灭蚊工作,家里可安置蚊帐,外出时适当喷洒防蚊液,尤其是对于孩子来说。”王会亮强调说。

    “在7、8、9月份一旦出现高热、头痛等症状,按感冒治疗不见好转,应该怀疑感染性疾病,一定尽快到医院检查治疗,不要耽误。”王会亮提醒人们。

    王会亮强调,夏季市民前往野外时,还应特别小心“蜱虫”,因为它会导致另一种严重的疾病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被蜱虫叮咬后少数病例病情危重,出现意识障碍、皮肤瘀斑、消化道出血、肺出血等,可因休克、呼吸衰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等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但是多数人不会这样,有的人被叮的到处是疤也不发病,有的人出现类似感冒症状但经过治疗后一般会痊愈。绝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但既往有基础疾病、老年患者、出现精神神经症状、出血倾向明显、低钠血症等提示病重,预后较差。

    王会亮说,随着环境卫生的不断提高,蜱虫咬伤的病例也在不断减少,但日常生活中,市民应当尽量避免在蜱类主要栖息地如草地、树林等环境中长时间坐卧。如需进入此类地区,应当注意做好个人防护,穿长袖衣服;扎紧裤腿或把裤腿塞进袜子或鞋子里;穿浅色衣服可便于查找有无蜱附着。如一旦发现有蜱已叮咬皮肤,可用酒精涂在蜱身上,使蜱头部放松或死亡,再用尖头镊子取下蜱,或用烟头、香头轻轻烫蜱露在体外的部分,使其头部自行慢慢退出,不要生拉硬拽,以免拽伤皮肤,或将蜱的头部留在皮肤内。取出后,再用碘酒或酒精做局部消毒处理,并随时观察身体状况,一旦出现发热等疑似症状或体征,应当及早就医,并告知医生相关暴露史,应当对疫区的蜱传疾病保持警惕。

    夏季因气温、湿度适宜,为许多微生物的生长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同时夏季也是孩子们放假的季节,许多少年儿童和家长选择野外郊游或休闲,大家在尽情亲近大自然的同时,记者也提醒人们,一定要注意提高警惕,防范疾病。年轻人也要劳逸结合,注意不要熬夜,要提高自身免疫力,尽量做到“百毒不侵”。

    中共泰安市委宣传部主管 泰安日报社主办 地址:泰山大街333号泰安传媒集团22楼 联系电话:0538-6272000 邮编:271000

    中华泰山网 版权所有:Copyright ?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鲁B2-20100031号 鲁ICP备08005495号-1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12377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鲁公网安备 370902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