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泰引进10亿元社会资本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 土地整治为乡村振兴搭舞台通血脉

    新泰枕泰山而襟沂蒙,是典型的老区、山区、矿区,山区丘陵面积达78.8%。资源禀赋相对不足、质量不高,促使新泰高标准农田建设起步较早。2011—2018年,新泰共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67个,建成高标准农田70.05万亩,投入各类资金8.68亿元,其中财政投入7.83亿元。特别是最近两年,他们在全省率先探索吸纳社会资本参与土地整治新模式,先后实施土地整治项目11个,累计引进社会资本10亿元,整治土地20万亩,新增耕地3万亩。

    善于排兵布阵,统筹规划配套,打通高标准农田建设一举多赢的关节点,是新泰的精彩之笔。立足扛稳粮食安全重任,坚持基础配套与产业发展结合。深入实地调查摸底,充分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根据项目乡镇自然资源条件、田块走向、水流方向及产业布局等基础,对项目区农业基础设施进行配套设计,在普遍建设路、桥、涵、电等常规设施的同时,突出专项建设内容:以粮食生产为导向,重点建设泵房、渠道、田埂等设施;以高标准设施农业为导向,重点建设管道灌溉、喷滴灌等设施,不断提高农田适应性。项目区全部实现节水灌溉,新增粮食、油料100万公斤,蔬菜2100万公斤,茶叶、中药材等特色农产品1221万公斤。

    一法得道,变法万千。新泰在保障项目效益的同时,坚持生态优先。在不打破现有村居行政区划、保证田间灌溉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对村居内现有不规则田块、沟渠进行整合、填平、疏浚,将项目区建成“田地平整肥沃、水利设施配套、田间道路畅通、林网建设适宜、科技先进适用、优质高产高效”的高标准农田,实现资源、效益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达到精准开发目标。先后集中打造了惠美农牧“泰山·百合和园”、泰茶“良心谷”产业生态示范园和长兴现代农业示范园等精品园区。泰茶园区内,先后承担高标准农田建设模式创新试点项目、田园综合体省级试点项目,发展有机茶种植基地2万亩,有机杂粮1万亩,着力打造有机茶叶品牌,形成江北最大的有机茶种植基地。

    高标准农田建设,细节决定成败。新泰坚持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与村庄规划同步,借力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充分吸纳项目区内现有村庄规划布局及设想,倾听群众呼声,在道路及桥涵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定位上,将农业生产需要与农民安居生活需求通盘布局,让农民群众充分体验项目建设给衣食住行带来的获得感。高标准农田建设,畅通了农机入田通道,建成区粮食生产机械化率提高到98%以上。项目建成区土地流转率也由过去的20%提高到现在的80%以上,为推进全程托管、解放农村生产力创造了有利条件。翟镇把现代光伏产业园建设与压煤村庄搬迁、小城镇建设通盘考虑、一体推进,引导村民向镇区、农村新型社区集中。结合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目前已整体搬迁示范园区内16个村庄,8940户群众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楼房。

    新泰坚持严格管理与质量控制结合,管理不厌精,控制不厌细。对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严格按照政府项目招投标程序确定施工、监理单位。监理单位严格实施现场监理,严控原材料、工序流程、施工工艺、基础性工程等,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市领导定期召开项目建设推进会,深入项目区,包片包村,抓工程进度,抓施工质量。新泰还注重用好深化改革这个法宝,最近两年,聚焦关键环节,坚持市场化运作、专业化实施、闭合式管理,创新高标准农田建设市场准入、项目投入、管理、实施等模式,既充分调动企业积极性,又保障项目发挥应有效益。采煤沉陷区农光互补示范区一期项目,优选引进北控、华能、晶科等6家大型企业,采取先流转后整治的方式,投资6亿元,整治土地3万亩。在项目管理过程中,新泰形成了竞争开发、“九制”管理、“三化”管护等典型经验,先后获得山东省农业综合开发先进县、高标准农田创新试点项目全省综合考核第一名的好成绩。

    有播种就有收获。高标准农田建设为乡村振兴搭舞台通血脉,推动了农业龙头的落地,加快了农业产业园区的发展。短短几年,在石莱,拥有了全国最大的有机茶园——泰茶“良心谷”;在翟镇,建起了全国首个采煤沉陷区农光互补光伏示范基地;在谷里,一座栽植樱桃10万余株的高效农业科技示范园拔地而起。迄今,全市累计流转耕地76.26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64.7%,引进工商资本建成现代农业产业园124家,发展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12家,带动23.5万农户增收致富。

    中共泰安市委宣传部主管 泰安日报社主办 地址:泰山大街333号泰安传媒集团22楼 联系电话:0538-6272000 邮编:271000

    中华泰山网 版权所有:Copyright ?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鲁B2-20100031号 鲁ICP备08005495号-1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12377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鲁公网安备 370902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