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热动|卖惨乞讨的诈骗行径需法律出手

    在城市人流密集的街头巷尾,"卖惨式乞讨"可谓屡见不鲜。而这些乞讨者真的都那么悲惨吗?记者近日从湖北襄阳老河口市公安局获悉,该市警方不久前打掉了一个家族式诈骗乞讨团伙,发现"卖惨式乞讨"当事人不仅周收入过万元,还在老家建起别墅。(据《法制日报》)

    乞讨的"嗟来之食"怎就成为了一门生意,法律管控怎成空悬状态,这种卖惨乞讨诈骗行为又该如何制止呢?

    "卖惨式乞讨"套路满满

    2018 年,贵州杨姓夫妇的实施的"乞讨"骗局中,随便在网上下载一张小女孩的照片,制作成易拉宝、假病历等道具后,一个女儿身患"慢性白血病",靠此诈骗式乞讨日均收入可达 600 元;更早之前,一名乔装残疾人在地铁内乞讨的男子被北京市民警以扰乱公共场所秩序处以治安拘留。据调查 , 该男子月入过万元 , 而且已经在北京买了两套房子。

    湖北襄阳老河口市公安局打掉的家族式诈骗乞讨团伙,只是整个乞讨行业的冰山一角。这些诈骗人员往往利用人们的同情心,做起了"一本万利"的生意,套路大抵相同,往往先弄一些博人同情的道具,再编一点惨绝人寰的故事,就会获得源源不断的收入。然而,这类行为具有很大的副作用,会扰乱正常的社会秩序和道德伦理,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负效应,让投机取巧的心态蔓延。

    慈善的外衣下是诈骗的本质

    尽管"卖惨式乞讨"包裹着慈善的外衣,但在本质上,属于诈骗行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然而,这种乱象的长期存在与整体打击不力有关,首先,由于此种诈骗行为利用了公众的同情心,加上目的貌似"正当",在道德领域或者法律领域,管控相对松弛,这就造成了这些人面临法律与道德风险相当较低的问题。其次,即便对诈骗行为实施了法律层面的追究,不过受调查取证难等客观因素的限制,具体司法实践中也并没有处罚到位,本应入刑往往以治安处罚了之,处罚力度不够让诈骗人员有恃无恐。

    利剑高悬让卖惨乞讨式诈骗失去市场

    贵州杨姓夫妇挪用照片谎称绝症实施"诈骗式"乞讨,结果仅被处以 14 天的拘留。难怪网友们担心,面对每天 600 元的不当得利,警方所实施治安拘留等处罚,能产生多大的威力,杨氏夫妇出来后还会不会重操旧业。实际上,"卖惨"骗取人们的善心和金钱,侵占了有限的救助资源,名曰乞讨,实为诈骗,应予以"坚决打击"与"精准打击"。

    考虑到"卖惨式乞讨"性质的恶劣性和所带来的巨大危害,刚性惩戒很有必要,"重拳治乱"以净化社会风气,勿让诈骗分子肆无忌惮地消费人们的善心,靠着"职业乞讨""诈骗乞讨"发家致富。同时,精准打击,对"卖惨"的诈骗分子与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加以区分,让需要得到帮助的人却无法得到社会救助,让诈骗者无处藏身。也需加强宣传,让施加救助的人们善心得报。

    热动

    华声在线:利用公众的同情和怜悯之心去获得不利之财,会扰乱正常的社会秩序和道德伦理,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负效应,投机取巧的心态蔓延,加剧社会风气的败坏,戕害社会诚信体系并恶化社会信用生态。

    法治日报:对于"卖惨式乞讨" , 群众要擦亮眼睛、仔细甄别 , 以免上当受骗。政府管理部门应下猛药、出重拳 , 彻底根除这一社会顽疾。对于真正需要帮助的人 , 也请大家伸出援助之手 , 给他们一份关爱。

    光明:骗乞者以小聚多,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导致受害者众多,但对单个受害人造成损害的程度普遍较小,而社会整体对通过乞讨致富的负面反响却巨大。不追究其法律责任,或者不能积极有效地打击骗乞行为,遏制欺骗善心、不劳而获的丑恶行为,难以回应群众呼声,难以维护社会正义。

    中共泰安市委宣传部主管 泰安日报社主办 地址:泰山大街333号泰安传媒集团22楼 联系电话:0538-6272000 邮编:271000

    中华泰山网 版权所有:Copyright ?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鲁B2-20100031号 鲁ICP备08005495号-1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12377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鲁公网安备 370902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