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除泰山神封号的明代帝王告祭碑

    《去东岳封号碑》原貌。

    泰山神又称东岳大帝、东岳泰山之神,相传泰山神具有主生、主死的重要职能。泰山神本源于原始社会人们对自然神的崇拜。道教产生后,被纳入了道教神祇中。西晋政治家、文学家张华在所著《博物志》中说:“泰山一曰天孙,言为天帝之孙也。主召人魂,东方万物之始,故知人生命之长短。”历朝历代对泰山神尊崇有加,古代帝王来泰山封禅时,均先在岱庙礼拜泰山神。唐玄宗封泰山神为“天齐王”。宋真宗封泰山神“仁圣天齐王”,又封“天齐仁圣帝”。元世祖忽必烈封泰山神“天齐大生仁圣帝”,泰山神的头衔再也不能更高了。

    明太祖朱元璋登基以后,他认为神就是神,既成不了王,也成不了皇帝,神的封号是上天后土给的,作为人的皇帝怎么能给神加封号呢,这是对神的亵渎不敬,因此他便把泰山神的所有封号都给去掉了。历史记载,朱元璋于洪武三年(1370年)第一次派官员祭祀泰山神,立碑《去东岳封号碑》,是泰山现存最早的帝王告祭碑,而这块具有历史价值的碑刻,如今就立于岱庙宋天贶殿前西侧的碑亭内。

    碑亭内的《去东岳封号碑》。

    记者了解到,《去东岳封号碑》立于明洪武三年(1370年)六月,明太祖朱元璋御制。《去东岳封号碑》原有碑亭,毁于清末,2012年,岱庙管理机构在遗址发掘的基础上复建了碑亭,对碑刻进行了有效的保护。碑通高655厘米,宽160厘米,侧宽57厘米,龟趺螭首。上面刻文9行,满行43字,共226字,字径8厘米,楷书,有碑首无题额。如今,碑中磨灭11字,其中“磅礴东海之西”的“磅礴东海”4字泐,但尚可认读;“泰山于敬则致”的“山于”2字全泐;“自唐始”的“自”字全泐;“其来不知岁月几何”的“岁月”2字全泐,“洪武三年”的“武”字全泐,“三”字泐上面一横。

    《去东岳封号碑》的碑文言简意明,一改前代引经据典、文辞繁冗的风格,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碑文是这样的,皇帝制曰:“磅礴东海之西,中国之东,参穹灵秀,生同天地,形势巍然。古昔帝王登之,观沧海,察地利,以安民生。”祝曰:“泰山于敬则致,于礼则宜。自唐始加神之封号,历代相因至今。曩者元君失驭,海内鼎沸,生民涂炭。予起布衣,承上天后土之命,百神阴佑,削平暴乱,正位称职,当奉天地、享鬼神,以依时统一人民,法当式古。今寰宇既清,特修祀仪。因神有历代之封号,予起寒微,详之再三,畏不敢效。盖神与穹同始,灵镇一方,其来不知岁月几何。神之所以灵,人莫能测。其职受命于上天后土,为人君者何敢预焉!惧不敢加号,特以东岳之神名其名。依时祭神,惟神鉴之。”

    从此以后,泰山神又恢复了本来面目,政治面貌弱化了。

    朱元璋虽去掉了泰山神的封号,不再来泰山封禅祭天,但仍不断派人来泰山祭泰山神。比如在《洪武祭祀碑》中,记载了朱元璋立国十年后,派遣他的外甥曹国公和两个道士来祭祀泰山神。明代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明政府更是在岱顶重刻《去东岳封号碑》,山东布政使司左参议邵以仁在碑阴撰赞文224字,说“封禅非古”“非帝王之盛德大业”“加王帝号不经益甚”,力赞太祖皇帝“力洗陋制,谢封禅不议”“鸿谟卓越千古”。

    在官方为明太祖的礼制改革大唱赞歌的同时,民间因沿袭已久的习惯,仍然尊称泰山神的帝号。因此,从明代以来,出现了“东岳大帝”与“东岳之神”的称号同时并存的局面,并且一直流传至今。

    中共泰安市委宣传部主管 泰安日报社主办 地址:泰山大街333号泰安传媒集团22楼 联系电话:0538-6272000 邮编:271000

    中华泰山网 版权所有:Copyright ?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鲁B2-20100031号 鲁ICP备08005495号-1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12377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鲁公网安备 370902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