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山精神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

    泰山是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标识意义的大“文物”,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典型代表。正如季羡林所说:“泰山是中国文化的主要象征之一。欲弘扬中华文化,必先弘扬泰山文化,这是顺理成章的事。”我们今天研究和挖掘泰山文化的伟大精神和时代意义,也应当从泰山文化的内涵及其核心价值谈起。

    泰山文化的内涵及其核心价值

    自然与山水文化

    远古时期,由于泰山及其周边环境四季分明、气候宜人、环境优越、物华天宝。崇拜山水、天地和太阳的东夷族最早在此繁衍生息,成为中华文明重要的发祥地和古代对外文明传播的中心之一。祖先们既敬畏天地又乐道山水,创造了前后相续、一脉相承的远古文明,形成了相连成片的“海岱文化区”。而泰山自古以来的封禅活动,以及东岳庙会和民间的泰山祈福朝拜,又促进了民间道教、佛教的发展和儒释道的融合发展,泰山又被视为主掌万物生长、主宰人之生命的天地“神灵之府”。

    泰山的古老文明和东方的阴阳五行、易经八卦等思想,对中国的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儒家、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以及人本理念,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核心思想,并演化成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流派。促进了中国传统文明的继承与发展,泰山成为了中国各民族心中的神圣之山和文化之山,成为民族团结统一的象征。

    封禅与天地文化

    泰山,自古以来被视为与天地相连的大山,成为先皇初祖、远古帝王柴望山川、封禅天地之首选。也吸引着历代圣贤名人前来登高望远、抒发情怀。在人类历史上上演了延续历史最长、影响最为深远的帝王泰山封禅祭祀活动,并影响了世代的圣贤登临、万民朝拜的“国泰民安”平安祈福和民间活动。使泰山成为团结统一各民族的神圣大山。

    祖先们视泰山为天地的象征,敬天祭地,与“天地沟通”。历代圣贤登临泰山,仰天俯地,胸怀天下,开创了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宇宙观以及礼仪廉耻、仁义忠孝等传统的价值观,开创了农耕养生、天文历法、宗法礼制等古代文明,开启了人类的生命之光、希望之光、文明之光。影响带动了整个中华民族团结统一、文明发展、文化融合、和谐安定。

    传统与文化艺术

    泰山古老稳重的形象和拔地通天的气势,成为国家强盛和民族团结的象征。历史文化的积淀使泰山成为“中国历史文化的局部缩影”,成为了凝聚民心的国之宗山;历代圣贤和文人墨客的摩崖题刻,承载了厚重的文化与传统,也使泰山成为中国书法、楹联名山;历代名士雅士豪情讴歌,也使泰山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自古以来,人们对泰山自然山水的热爱和审美,和对天地神祇的崇敬和祭拜,以及对泰山精神文化传统的追求和传承,使之成为诗词歌赋赞美唱咏的对象,成为圣贤名人明志悟道的灵台,也成为世人祈福平安的载体和文化艺术创作的源泉。

    精神与民俗信仰

    几千年来,百姓对泰山崇拜,逐步演化成了世间登高砺志、敬天问道,企盼“国泰民安”的家国情怀,演化成了“天门长啸、万里清风”的仙道风情和“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人文风范,也化成了民间和谐友善、厚德载物,共筑美好梦想的世俗遗风。泰山逐步从帝王封禅告祭的政治山,转变为民间平安祈福的民众山。泰山也从圣人问天应道的神圣山,逐步转化为民众抒情达志的世俗山,在这座大山的下面,流传着许多令人津津乐道的民间故事和世俗遗风。

    泰山文化所体现的中国传统思想和核心价值

    在中华文明历史的发展中,祖先们将天地自然之道与生命融合,将道德伦理观念与人生结合,构筑了我们中华民族共同的“魂魄”。泰山已成为中国历史文化的一个缩影,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乃至世界人民追求和平和心灵安宁的“圣地”。总结泰山文化所体现的中国传统思想和核心价值,可归纳出以下几点:

    天人合一、道法自然

    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体现的是自然之道、天地之德、人文之本,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季羡林先生讲“东方的以中国为代表的思维方式是综合的”。这种“天人合一”思维方式,首先要符合自然规律、伦理道德、心性良知。正是这种“天人合一”的理念,造就了中华民族敬重天地、真诚友善、文明礼仪的传统和文化。

    开放包容、和谐有序

    上古时期,以泰山为中心的海岱历史文化区域,对中国的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先秦时期的儒、道、法等文化,又继承了中国远古的传统文化及三代礼乐文明,创新发展了中国主流文化。并促进了儒、释、道相互融合与发展。泰山文化不断融合古今中外文明与先进思想,使各种文化在泰山和谐存在、相互融合发展,成为中国人乃至世人的精神家园。

    自强不息、勇攀高峰

    这种精神体现了《易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中讲的君子之风范。从红门至岱顶两侧的“从善如登”,“勇登仙境”等大量石刻,所宣扬的都是努力进取、自强不息等主题。新时代我们更应大力弘扬泰山“挑山工”精神,以永不懈怠和一往无前的精神,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积极的贡献。

    厚德载物、护国安邦

    泰山为“天地交泰”之所,具有“生生不息”之大德。泰山就像一位端坐的“圣人”,在默默保佑国泰民安,每天行“不言之教”,他的肩上托起了无数仁人志士。他作为护国安邦的“镇山”,担当着维系民族团结、“护国安邦”之“大任”。泰山传承着中华历史和文化,铸就了一座文化和精神的“高峰”。

    以民为本、责任担当

    泰山被称为“岳中之孔子”,孔子被称为“人中之泰山”。孟子将孔子的“仁爱”发展为“仁政”;北宋理学先驱石介,曾创建泰山书院、徂徕书院,更将“仁政”思想发扬光大,儒家人本思想体现了忧国忧民、治国安邦的责任担当。泰山的“责任担当”也体现在了“盘古开天”和“泰山石敢当”的神话故事中。

    经世致用、躬行实践

    我国传统的主要经典文献大都出现在古代泰山文明圈范围内,而这些作为中华文化源头的经典,为中华民族的宇宙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指导人生发展以及建构社会和谐秩序发挥了重要作用。“泰山学派”创始人石介开宋明理学之先声,对“二程”、朱熹等影响甚大。

    泰山文化所体现出的“登高望远”的人生目标,“登高必自”的攀登意志,“重如泰山”的价值取向、“不让细土”的博大胸怀、“擎天捧日”的光明追求、“甘为人梯”的无私奉献,“国泰民安”的美好祝愿等,早已渗透到中国人的骨髓里,造就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以及和谐友善等的伟大品格,被季羡林誉为“国之魂魄、民之肝胆”。

    泰山精神所体现出的民族精神和大国雄魂

    泰山精神所体现出的民族精神和大国雄魂,使泰山成为各民族人民的心灵寄托和精神载体。

    自强不息的攀登精神

    《中庸》“君子之道,譬如行远必自迩,譬如登高必自卑”是对“登高必自”意志及心里的概括。“直上危巅休怯险,登天毕竟要雄才”,从红门至岱顶登山路的两侧还有“从善如登”,“勇登仙境”及“共登青云梯”等石刻,所宣扬的都是努力进取、自强不息等主题。泰山“挑山工”精神更是新时代需要弘扬的“永不懈怠、奋勇攀登”的精神。

    承天接地的道德情操

    东方的传统道德思想和规范,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和思想。大自然生生不息的规律就是“道”,儒家为主的道德规范,也是法于自然,并融合道、法等家思想,作用于人世间的伦理学说,是人世间的规律。人类要向大自然学习,人道合于天道。石介的泰山学派也主张:文章必须为儒家的道统服务。

    厚德载物的高尚品德

    自然之道、天地之德、人文之本,在泰山所体现出的就是“后土大德”。这也是自古以来上至帝王、下至平民百姓,对泰山顶礼膜拜的重要原因。这种“后土大德”表现在人的身上,就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我们常说的“安如泰山”、“国泰民安”、“泰山北斗”等都是这种高尚品德的体现。

    胸怀天下的责任意识

    这也是中华民族所传承的登高望远、修齐治平、心系天下、公平正义等精神的体现。泰山的这种精神元素,从古代的《诗经》之“泰山岩岩、鲁邦所瞻”、孔子的“登泰山而小天下”开始,历代名人不断登临泰山而注入歌颂泰山、激扬诗文、抒发情怀的文化因素,逐渐丰富、演变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和精神气质。

    开放包容的博大胸怀

    这也是泰山文化乃至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不断创新和发展的重要原因,展现出中华民族精神的伟大、思想境界的崇高、文化内涵的博大。泰山文化正是在不断的民族和文化的融合中,在不断地吸收外来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今天要建设文化强国,更需要开放包容的精神。

    和谐友善的人文思想

    从天地人合之天道民意,到镇国安邦的神圣天职;从生生不息之好生大德,到护佑众生的平安赐福;从政通民和的治国之道,到国泰民安的人文情怀。泰山精神这种体现对国家命运和人之情感的关怀,正是中华文化之人本思想和人文精神的最好体现,也是爱国爱民、社会和谐、真诚友善等核心价值的体现。

    勇挑重担的敢当意识

    在我们中华文化典籍中常见的“泰山压顶不弯腰”、“责任重于泰山”、“泰山北斗”等体现出的就是中华民族的这种担当精神。在泰山灵石崇拜传说中,“泰山石敢当”就是正义的化身,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时代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发扬泰山石敢当和泰山挑夫的精神,以“登高必自”、“努力登高”的勇气和精神完成使命。

    国泰民安的家国情怀

    泰山不但有“正气苍茫、浩然屹立”的阳刚之气、“栉风沐雨、本色不改”的青松品质、“登高望远、山外有山”的高远境界、“昂首天外、永登仙境”的豪迈气概、“从善如登、不畏艰险”的不屈意志等,更有徂徕山起义、泰西起义等革命历史和文化,并且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出现了许多党的优秀干部。这些都是中华儿女家国情怀的生动体现。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应大力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并充分利用泰山这个天然的教育基地,开展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以及党政干部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教育,开展对外宣传和国际交流、国际论坛,为建设文化强国做出贡献。

    【作者:张春国】

    中共泰安市委宣传部主管 泰安日报社主办 地址:泰山大街333号泰安传媒集团22楼 联系电话:0538-6272000 邮编:271000

    中华泰山网 版权所有:Copyright ?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鲁B2-20100031号 鲁ICP备08005495号-1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12377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鲁公网安备 370902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