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喜看“煤城”变“美城”

    据最泰安全媒体报道,近日,新泰市委书记、新泰市泰山区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领导小组第一组长刘钦海作客“泰安市泰山区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专题访谈”节目,就推动新泰产业“黑”变“绿”、采煤沉陷区“废”变“宝”,谈认识、话未来。

    去年国庆节前夕,新泰200万千瓦农光互补光伏电站一期项目集中并网发电,标志着全国首个以农光互补模式、利用采煤沉陷区建设的光伏发电示范基地正式投入使用。该项目的实施使新泰市采煤沉陷区由“包袱”变成“财富”,主导产业布局由“地下”转到“地上”,发展方式由“黑色”变成“绿色”,实现了资源城市的根本转型和科学发展的新旧动能转换。昔日“煤城”用自己的成功蜕变证明了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大有可为,展示了新发展理念的不竭动力。

    城镇发展如此,乡村亦然,宁阳县文庙街道吴村有近60%的土地处采煤塌陷区,通过旧村改造,让村民住上了小洋楼,发挥城郊村优势,通过组建合作社、实行土地全流转、吸收村集体和企业等社会资金建设的现代农业项目,改善了生态环境,增加了群众收入,将昔日“塌陷地”变成了“聚宝盆”。

    随着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拼资源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已无出路。从新泰市与宁阳县吴村的发展实例来看,资源型城市或乡镇转型发展,要以绿色为底色,将生态负担转化为富民福祉。压煤塌陷区不是荒地,资源枯竭仍有未来,通过创新,我们完全可以实现新旧动能转换,让产业“黑”变“绿”、采煤沉陷区“废”变“宝”,实现生态修复,再现绿水青山、重建生态花园。

    山水林田湖草是绿水青山的基底,也是决定区域发展空间以及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重要因素。发展清洁能源就是保卫绿水青山的最好实践,其他老工业基地和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完全可以以此为样板,让更多“煤城”上演“变形记”,华丽转身,变“包袱”为“财富”,让绿色成为发展最靓底色,构建起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发展环境生机勃勃的生态环境带。

    中共泰安市委宣传部主管 泰安日报社主办 地址:泰山大街333号泰安传媒集团22楼 联系电话:0538-6272000 邮编:271000

    中华泰山网 版权所有:Copyright ?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鲁B2-20100031号 鲁ICP备08005495号-1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12377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鲁公网安备 370902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