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制 > 新闻资讯 > 正文
  • 挤压非法传销生存空间 武汉有妙招

    “听,里面有声音!”

    “肯定有人!敲门!”

    ……

    《法制日报》记者近日跟随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打击传销办公室参与了一起清查非法传销组织的行动。接到黄陂区盘龙城美景社区物业举报,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副主任李生疆带队直扑涉传出租屋。

    久不见人开门,打传人员找来锁匠开门:只见3名传销人员躲在房内,里面藏着来不及销毁的传销资料。

    执法人员当场开出行政处罚单,查封出租屋,并要求房东与传销人员解除房屋租赁合同。

    传销是社会毒瘤。今年4月初,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根据2017年传销举报投诉情况,在全国确定了11个异地聚集型传销的重点整治城市,武汉是其中之一。

    “不止于武汉,传销是全国各地面临的共性问题。打击传销关键在于建立长效机制,清除其生存土壤。”武汉市工商局公平交易执法局副调研员夏勇介绍,以源头治理为重点,该市坚持“人防”与“技防”相结合,探索多种手段全力挤压非法传销组织生存空间,取得了一定成效。

    大数据常态监管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许多城市近郊地区出现大量闲置住房,便利的交通、较低的生活成本为传销人员聚集提供了生存土壤。

    黄陂区盘龙城便是武汉市涉传重点区域。

    “打击传销就像割韭菜,割完一茬又有一茬,单纯依靠行政力量力有不逮。”李生疆直言。查到3名传销人员后,他带领记者来到美景社区居委会。

    美景社区辖区内有5个居民小区,总户数1.5万户,目前已入住约8000户,但社区专兼职网格员仅9人,平均每个网格员管理近千户。

    按照武汉市统一部署,盘龙城近年来将打传工作纳入社区网格化管理,依托社会管理与服务信息系统,运用大数据进行日常管控。

    虽然人手紧张,但美景社区流动人口管理工作却做得有声有色。

    坚持党建引领,美景社区各网格成立网格党支部,积极吸纳社区物业、楼栋长、离退休党员等参与流动人口管理;社区网格员还建立微信群,引导辖区居民检举揭发传销人员信息。

    “我们社区有1000多户空巢老人,他们对社区情况最了解,对是否有传销人员门儿清。居民们线上线下反映情况,我们进行核实后,再向区打传办反映。”美景社区党支部书记王欢介绍,美景社区已建立针对流动人口的“四查”制度,即进门入口查,闲散人员盘查,网上信息检查,网格员上门核查。

    记者了解到,武汉市已为社区网格员配备手持信息采集设备,将110及12315平台传销投诉举报信息实时推送给遍布全市1.6万余名社区网格员,努力做到社区网格员第一时间入户防范,一线“打传”力量第一时间清理打击,打造覆盖全市的“传销电子监管网”。

    “以房管人”务求断根

    今年8月,黄女士收到黄陂区工商局的行政指导警示书,称其将位于盘龙城歌林花园小区的房屋出租给传销人员,要求其终止房屋租赁合同。

    黄女士与丈夫随后来到盘龙城流动人口和出租屋服务管理中心,与租户解除租赁合同,并重新签订《房屋出租户治安责任保证书》《房屋出租人拒绝传销承诺书》。

    “对这种将房屋出租给传销人员的房东,第一次我们会予以行政警告;两次以上的,将依法处以5万至50万元罚款。”盘龙城流动人口和出租屋服务管理中心副主任冯盼说。

    房屋是传销人员生存的根基,也是打传的关键。武汉市坚持“以房管人”,将流动人口和出租屋管理作为工作重点,全面推行“两书一备案”制度,即《治安责任保证书》《拒绝传销承诺书》与房屋租赁备案证明。

    2016年以来,盘龙城流管中心多次进社区、进小区、进企业开展房屋租赁法律法规宣传活动,简化房屋租赁办事程序——对长期居住在外地的投资房类型的房东适当放宽委托手续,在证件齐全的情况下可以委托他人办理;对年龄较大和行动不便的房东或者承租人,代为收件和发放房屋租赁备案证明。

    为了提升“两书一备案”签订率,黄陂区打传办还招募30名流动人口协管员,配合社区网格员进行入户调查。“社区在开具流动人口居住证明时,需要对方提供房屋租赁备案登记证明。”李生疆说。

    冯盼告诉记者,对已被查处的涉传出租屋,将派专人固守,巩固打击成果,同时从严管控出租屋及中介机构“黑户”,以信用机制约束传销人员的入住行为。

    “技防”巩固成果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区)沌阳街碧湖新村社区曾是十里八乡有名的“传销窝子”。

    碧湖新村社区属于老旧敞开型社区,共有2000多家住户,由附近乡村还建而来,三成以上都是租户。近年来,社区突然来了许多外地人,10多个人租一套房子就进行传销活动。

    “以前这些石凳、长椅上,坐满了传销人员,三五成群,居民看了直躲。他们有些甚至大半夜组织开会,惹得居民不得安生。”碧湖新村社区党支部副书记朱洪斌带领记者在社区边参观边介绍。

    碧湖新村社区党支部书记程天艮透露,由于人手有限,“人防”难免存在疏漏,在“人防”的基础上,该社区着重加强“技防”建设。

    今年年初,以“万名警察进社区”为契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区)公安分局在碧湖新村社区安装了智慧门禁和人脸识别系统,建成了人脸识别高清探头、机动车进出控制和智慧大屏“三件套”。

    程天艮介绍,门禁卡通过实名制发放,小区常住人口凭身份证领取,流动人口则要在房东带领下凭居住证和租赁合同、就业证明领取,其门禁卡的使用期限与租赁合同的有效期相同。

    “刚开始安装智慧门禁时,许多居民都嫌麻烦,现在大家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光凭安装门禁这一项,就已清理近百名外地传销人员。”程天艮说。

    谈起智慧门禁和人脸识别系统,沌阳街公共安全办公室主任曾鹏也赞不绝口。

    “相比以往依靠社区网格员一家一户上门摸排的传统方式,智能门禁系统通过实时采集人员通行信息,居民刷卡进门后,动态数据立即送达后台服务器。”曾鹏说,对一些只进不出、过度频繁、昼伏夜出等异常的刷卡信息门禁系统还会重点关注,而人脸识别系统则直接将涉传分子拒之门外。

    现在,智慧门禁和人脸识别系统已逐渐在武汉市涉传的15个街道、50个社区(小区)全面铺开,门禁卡采集到的人口信息数据将会送达街道办、公安派出所、综治网格化信息平台等,通过人脸识别技术,对比社区中有传销记录的人员进行黑名单布控。

    今年6月,武汉市公安局东西湖分局金银湖派出所民警经过多方摸排,发现辖区新奥阳光城内隐藏着一个传销组织。

    通过人员出入楼道门禁的行迹规律,民警还摸清了该组织的全部涉传窝点及成员活动规律。

    查实后,警方迅速出击将这个传销组织一网打尽。

    打传不力“一票否决”

    “家里有人没有?”

    物业人员久敲之下,皆无人应答,随行锁匠开门,只见厨房灶台上炉火尚未关灭,盘里放着蒸熟的白面馒头。躲在房间里的6名传销人员被执法人员一一清理出来。

    执法人员随即查封涉传出租屋,并联系供应水气电公司对其停水、停电、停气。

    这是武汉市洪山区今年10月12日上午开展打击传销集中清查活动中的一幕。

    9月初,武汉市综治办与打传办联合出台了严厉打击传销的十二条刚性举措——抓捕传销头目、对为传销人员提供房屋的房东实施罚款、对存在传销情况的问题房屋实施停水停电停气……

    根据这一“最严厉打传令”,武汉对传销区域进行重点整治,市、区、街道、社区、楼栋长,层层签订打击传销工作责任状,开展拉网式清查。每晚8点至12点,对重点社区实施比对身份排查,一旦发现传销人员,立即依法处置。

    文件还要求,发现房屋中介机构为传销人员提供出租屋的,一律依法严惩。供应水电气的公司,要关注出租屋的水电气变化,发现异常及时预警上报,并对进行传销活动的问题房屋依法实行停水停电停气的“三停”政策。

    据悉,武汉市现已将“打传创无”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考评工作范畴,综治考评分值也由1分提高到3分。

    武汉市还委托第三方对各区打击传销工作明察暗访,考核打分,排名通报,由市综治办挂牌督办,对整治不力、传销活动猖獗、回流反弹严重的区、街道、社区,由市综治办给予“一票否决”。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接触了一些传销人员,他们当中既有白发苍苍的老人,也有大学刚毕业的年轻人,甚至还有目不识丁的农村妇女,他们都做着不劳而获发大财的美梦,为此他们可以忍受一切现实痛苦。

    传销的危害毋庸多言,对社会来说,他们是毒瘤;但站在传销人员角度来看,他们也是受害者。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副院长万仁德告诉记者,传销从本质上看是损己利人,是对人及其所遵循的社会规范的异化。

    今年以来,武汉不断加大打击传销力度,探索“技防+人防”的方式,筑起打击传销的高地。但要根除传销,仅仅依靠武汉是不够的,必须要树立全国“一盘棋”的思想,形成打击传销的合力。否则一处打击严厉就转向另一处,这一个城市摘掉传销重点城市的“帽子”,难免会有另一个城市“接帽”。

    2009年出台的刑法修正案(七)增设了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这对打击传销来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但在实践过程中操作起来并不顺手。基层同志建言,抓捕教育遣返,终究只能治标,只有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才能真正做到治本。(记者 刘志月 实习生 刘欢)

    中共泰安市委宣传部主管 泰安日报社主办 地址:泰山大街333号泰安传媒集团22楼 联系电话:0538-6272000 邮编:271000

    中华泰山网 版权所有:Copyright ?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鲁B2-20100031号 鲁ICP备08005495号-1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12377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鲁公网安备 370902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