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冯玉祥将军两次隐居泰山的原因

    在泰山西麓长眠着一位著名抗日将领冯玉祥。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先生曾谈到:“冯将军的一生,每天每时,都在学习,不断的学习,切切实实的学习。”冯玉祥将军在泰山的隐居时光,正是这种学习生活的真实写照。

    中原大战后,冯玉祥将军曾先后两次“隐居”泰山:第一次是1932年3月到10月,第二次是1933年8月到1935年11月。

    1932年“一二八”事变爆发后,冯玉祥虽极力主战,但得不到蒋介石的支持,而当时主政山东的韩复榘派人迎接冯玉祥将军至泰山隐居。在赴南京奔走呼吁抗日受挫后,冯玉祥经过认真考虑,抱着争取韩复榘举旗抗日的希望,第一次来到泰山隐居。但是,由于当时山东爆发内战的危险日益加剧(蒋介石支持盘踞胶东的刘珍年,公开对抗时任山东省主席的韩复榘),冯将军又不得不离开泰山,应宋哲元将军之邀,到当时的抗日前线张家口去。1933年8月,在抗日同盟军失败以后,冯将军又应韩复榘之邀,于当年8月17日再次到泰山隐居。

    ( 自提诗《我》: 平民生平民活/不讲美不求阔/只求为民只求为国/奋斗不已守诚守拙 /此志不移誓死抗倭/尽心尽力我写我说/咬紧牙关我便是我/努力努力一点不错 )

    被迫离开抗日战场、到泰山隐居的冯将军,在到达泰山后的第二天,即1933年8月18日,便给自己和部下们下达了一项“新任务”,这便是“读书救国”。

    1933年8月22日,冯将军开始系统地学习革命理论和其他科学知识,请范明枢为他讲《左传》。接着,冯将军又请来了陈豹隐、宋斐如、赖亚力、董志诚(即李紫翔)、赵橙之、杨伯峻、尹进、王谟等多位学者,由陈豹隐讲授唯物辩证法,李季谷教授讲授西洋史,李达讲授马列主义,陶行知等抗日爱国人士讲述分析国内外形势,另外还有历史学、生物学、心理学、政策通论、国际政治情况、国内政治动态、外交论等多门课程。冯将军还出面牵头,把众学者组织起来,在普照寺成立了一个“研究室”,订阅了多种报纸杂志,分别对国际国内问题进行研究。冯将军还从全国各地购买了不少图书,并建了一个小图书馆,请在自己身边工作的王倬如管理。

    冯玉祥对学习要求十分严格,除每周讲课二至四次外,还结合实际进行时事讨论,从无一次迟到早退,往往学习到深夜。在《我的读书生活》中,冯玉祥曾写道:“这些书可以使我认识过去、现在,知未来,可以使我获得正确的人生观,可以使我不走错了路,可以使我的意志更加坚定,可以使我时时刻刻在前进。”

    冯将军的刻苦学习可谓硕果累累,其中最著名的要属他在1935年5月(距离纳粹侵略波兰的“二战”全面爆发时间尚有4年)正式出版的《中国与二次大战》一书。冯将军在该书中开宗明义地提出:“二次(世界)大战的危机亦已日益成熟了。”并预见性地指出,“要想争取中国的独立自由,必须首先发动抗日的民族解放战争。好在我们中国有众多的人口,有广大的土地,只要我们有决心,战争的初期即使失败,但由于我们作战的强韧性,最后的胜利一定是属于我们。”

    1935年10月19日,蒋介石又从南京给冯将军发来密电:“泰安探交冯委员焕章吾兄钧鉴:密。比来尊体如何,遥为康吉为颂。中央第六次全会举行在即,党国要计,均待商讨,甚盼大驾早日惠莅首都,共商一切。谨电速驾,不胜祷企!弟中正叩皓侍密东。”

    接到蒋介石的密电后,冯将军在日记上写道:“我以国事危险如此,不论如何,我应走一趟,把我要说的话完全说了,至于我个人之危险与否,应不问也。”

    冯将军于1935年11月1日到达浦口,11月2日出席了国民党中央六中全会第一次会议。11月18日,冯将军被南京政府任命为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投身于指挥部队抗击日本侵略者的紧张斗争中。

    人物介绍

    冯玉祥(1882-1948)男,汉族,安徽省巢县人,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党员。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参加滦州起义 。1917年张勋复辟时率部入京击溃张部。1921年7月后任第11师师长、陕西督军。1924年发动北京政变,推翻直系军阀控制的北京政府。随后发表反对军阀割据、要求和平统一等倾向革命的政治主张,并将所部改称为中华民国国民军,任总司令兼第1军军长,电请孙中山北上主持大计。1926年在直奉联军进攻下通电辞职。同年5月加入国民党。1926年北伐战争开始后回国,9月在五原誓师,任国民军联军总司令,宣布参加国民革命。1927年任国民革命军第2集团军总司令。

    “九一八事变”后主张抗日,反对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1933年5月,在察哈尔组织民众抗日同盟军,任总司令,率部北上抗击日本侵略军,乘胜收复察哈尔省全部失地。1935年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1937年5月发表实行中苏联盟、扩大爱国抗日运动、保障公民自由、组织并武装民众、立即停止“剿共”军事等五项抗日救国纲领。1947年底,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简称民革)第一次代表大会在香港举行,被选为中央常委。1948年7月,响应中国共产党号召,回国参加新政协会议筹备工作。8月因轮船失火遇难,最后英骨也长眠在泰山。

    冯玉祥墓的设计理念

    冯玉祥墓在西溪口东侧,前临深涧,背依大山,坐东面西,正对跨西溪石峡两岸的大众桥(为其隐居泰山期间所倡建)。墓以泰山所产花岗石砌筑,骨灰盒在墓壁中央,外嵌冯玉祥先生侧面铜质鎏金浮雕头像以封穴,其上横镌郭沫若所题写的“冯玉祥先生之墓”七个大字,头像下嵌黑色磨光花岗石方碣,上刻隶书冯玉祥于1940年5月30日自题诗《我》。

    墓阶4层,共66级。四层墓阶代表他一生走过的四个阶段:第一层20级,代表从出生到弱冠从军;第二层14级,代表从青年到成年;第三层14级,代表他由一个旧军人转变为坚定的民主战士;第四层18级,记述他坚持抗日,反对分裂,为祖国的民主与和平奋斗不懈的战斗生涯。总数66级台阶,象征这冯将军一生渡过了66个春秋。

    墓左侧有冯玉祥原配夫人刘德贞之墓。

    中共泰安市委宣传部主管 泰安日报社主办 地址:泰山大街333号泰安传媒集团22楼 联系电话:0538-6272000 邮编:271000

    中华泰山网 版权所有:Copyright ?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鲁B2-20100031号 鲁ICP备08005495号-1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12377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鲁公网安备 370902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