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第一健康 > 正文
  • 戒!这几种食物和习惯让血管“抽筋”

    78岁的李大爷患高血压、冠心病好多年了。前几天天气较热,为解渴,他一口气吃下了半个冰西瓜,随后突然感觉胸前区剧烈疼痛,大汗淋漓。家人发现后,立即送老人到医院。经检查诊断,李大爷是突发急性心肌梗死,差点没抢救过来。

    一般人都知道,大的动脉斑块破裂形成血栓,会导致心梗猝死。但实际上,临床上发现,血管堵到30%~50%的时候最容易引发猝死,原因可能是血管“抽筋”(即痉挛)导致的斑块破裂。即使冠状动脉痉挛没有造成斑块破裂或形成血栓,当痉挛持续超过30分钟没有得到缓解时,也会出现心梗,甚至恶性心律失常,引发猝死。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汤成春表示,心血管痉挛常常在安静休息时或半夜、清晨时段发生,易出现短暂性的胸闷、胸痛。发病时,因心血管内壁异常收缩,造成血管腔狭窄、血流不通,心肌因而缺氧,表现出来的症状就和心梗一样,严重时可能猝死。

    专家介绍,造成心脏血管痉挛的风险包括压力过大、过劳、气温骤降、抽烟、喝酒、滥用药物或食用过多低温食物等。对前面的一些危险因素,血管不好的人通常会加以防范,但食用过多低温食物常被忽视,这样会引起头部血管痉挛等。尤其夏天,刚从冰箱冷冻室取出的食品温度一般都在-6℃以下,而口腔温度在37℃左右,温差悬殊。若快速进食,会强烈刺激口腔黏膜,反射性地引起头部血管痉挛,产生头晕、头痛、恶心等一系列症状。另外,胃、肠在受到较强的低温刺激后,血管会骤然收缩变细,诱发上腹阵发性绞痛和呕吐等症状,称为“冰箱性胃炎”。

    除了低温饮食,还有些刺激性饮食也容易让血管“抽筋”,如浓茶、浓咖啡、酒精、辣椒等,有冠心病史的人群尤其要注意。每个人对辣椒的耐受程度不同,不要轻易尝试自己可能接受不了的辛辣食物。酒精、咖啡因摄入到一定量时,会起到扩张血管的作用,出现血压一过性下降,心脏加快收缩频率及强度,也可能诱发血管痉挛。因此,饮酒要适度,也不宜过量摄入浓咖啡、功能型饮料等。

    不少人认为,只有寒冷的冬季才是冠心病的高发季节。其实不然,炎炎夏日,冠心病,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并不少见。专家提醒广大读者,夏季避免心脏血管痉挛,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饮食中不要摄取过多胆固醇;早戒烟,避免高危因素;每天保持规律的运动;吹空调要有节制;少吃过凉食物。

    这些坏习惯也最伤血管

    血管畅通是人体健康的基础,不同的生活习惯会对血管健康造成巨大影响。要保护好血管,最好先了解生活 中那些损伤血管的坏习惯。不良的饮食习惯会对血管造成极大危害。

    长期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浓油赤酱,高油、高盐、高糖,荤多于素,都会导致营养物质摄入过多,多余的脂质不仅会沉积在血管壁上堵塞血管,还会增加血液黏稠度,容易引发血栓。因此,建议吃饭最好吃七分饱,平时饮食中少吃烧烤、腌制的加工类食品和油炸食品,应少肉多菜,避免脂肪摄入过多。

    长期吸烟会导致明显的动脉粥样硬化。香烟中含有尼古丁、一氧化碳、氧自由基、多环芳香烃及丁二烯等多种有害物质,它们通过肺泡与血液中的气体进行交换,到达血管,干扰血液中的脂肪代谢,破坏血管弹性,损害血管内皮,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以及血栓的形成。

    缺乏运动是血管堵塞的一大诱因。长期不运动,血管里面的“垃圾”就没有办法排出,多余的脂肪、胆固醇、糖分等囤积在血液中,使血液变得浓稠肮脏,最终堵塞血管。

    长期熬夜可能带来心梗风险。熬夜会使机体过多地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造成血管收缩、血液流动缓慢,血液变得黏稠,血液里的垃圾和毒素、氧自由基等明显增加。长期熬夜者的血压、心率调节会呈现为高负荷状态,血管收缩和免疫调节功能也会出现异常。熬夜者可能会出现心脏一过性缺血,同时冠脉粥样硬化以及斑块不稳定的风险也大大增加。

    压力大,心情差,精神压力也能引起血管收缩,加速血管老化,使血管变硬。

    而要摒弃上述坏习惯,保护好血管,最好的保护方法就是多运动。运动能够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血液 黏稠 度 ,加快新陈代谢。血液里面的盐分可以随汗排出体外,从而改善动脉弹性,预防血管堵塞, 降低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久坐不动的上班族,或喜欢宅在家里、整天玩电脑的青少年,尤其应注意多运动,快走、跑步、打球等都是不错的运动方式。此外,饮食上应低盐、低脂、低糖,养成规律健康的饮食习惯,尽量少食“三高”食品,尤其小朋友需要从小抓起,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降低成年后心血管疾病的患病几率。

    中共泰安市委宣传部主管 泰安日报社主办 地址:泰山大街333号泰安传媒集团22楼 联系电话:0538-6272000 邮编:271000

    中华泰山网 版权所有:Copyright ?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鲁B2-20100031号 鲁ICP备08005495号-1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12377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鲁公网安备 370902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