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政 > 国内 > 正文
  • 习总书记出席国家公祭仪式360度全景看

    12月13日上午,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在南京隆重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习近平、俞正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仪式。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今年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80周年,也是第四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这一天,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在南京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仪式。

    新华社围绕国家公祭仪式做了全方位报道:

    滚动播发消息、照片、视频;

    播发通讯《勿忘刺痛记忆 永续和平追求——写在第四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之际》《擦清历史的镜子,走好未来的路——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国家公祭仪式回访》;

    通过新华社法人微博新华视点微博直播公祭仪式现场情况;

    推出微电影《每个人的“12·13”》;

    播发评论员文章、新华时评、新华微评等系列评论;

    ……

    让我们通过新华社的报道,一起回顾这个不同寻常的日子:

    13日9:33,新华视点微博开始直播南京悼念活动现场情况,这场直播持续了1小时11分钟。七十多万网友观看了直播。

    这是12月13日拍摄的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现场。新华社记者庞兴雷摄

    9时58分,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步入仪式现场,站在各界代表方阵前。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18名礼兵肩枪齐步行进至公祭台两侧伫立。

    10时整,公祭仪式开始。军乐团演奏《义勇军进行曲》,全场高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嘹亮的歌声响彻云霄。国歌唱毕,全场向南京大屠杀死难者默哀。同一时间,公祭现场和南京全城拉响防空警报,汽车、火车、轮船汽笛齐鸣,行人就地默哀。

    这是12月13日拍摄的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现场。新华社记者 庞兴雷 摄

    12月13日,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现场,现场人员肃立默哀。新华社记者 庞兴雷 摄

    默哀毕,军乐团演奏《国家公祭献曲》,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礼兵抬着8个花圈,缓步走上公祭台,将花圈敬献于“灾难墙”前。80名南京市青少年代表宣读《和平宣言》

    公祭仪式结束后,习近平走进纪念馆展厅,参观了《南京大屠杀史实展》。参观结束时,习近平在签字簿上庄重签名。

    这是公祭仪式结束后,习近平亲切会见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代表和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作出贡献的国际友人亲属代表。 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随后,习近平亲切会见了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代表和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作出贡献的国际友人亲属代表。习近平与大家一一握手,询问他们“今年高寿”“身体好吗”,希望他们健康幸福,一代一代把记忆传承下去。习近平说,无论历史的美好,还是历史的灾难,都需要真实。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要擦清历史的镜子,抹去灰尘,以史为鉴,走好未来的路。

    陪同总书记参观并讲解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张建军说,继2014年首次国家公祭后,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南京出席公祭仪式,表明总书记对这段历史非常重视,这对遇难同胞是最大的告慰

    这是习近平在广场仪式结束后参观《南京大屠杀史实展》。 新华社记者 鞠鹏摄

    “总书记先后提出了数十个问题,他对南京大屠杀的历史十分熟悉,对史实细节高度重视,还对抗战牺牲的英烈、大屠杀幸存者、援华国际友人及其亲属特别关注。”张建军说。

    “走进《南京大屠杀史实展》,总书记就注意到了展览陈设的新变化。”张建军说,比如今年的展览比2014年多了很多资料,新增了1万多盒个人档案,搜集了来自幸存者和死难者遗属的口述资料。

    幸存者的照片墙上,两张照片上的灯光已经暗去,意味着这两位幸存者已经逝去。“习近平总书记关切地询问幸存者还有多少人,获悉幸存者已不足百人,他叮嘱要照顾好这些幸存者。”张建军说。

    参观完展览,看到88岁的幸存者夏淑琴老人,习近平总书记握着她的手,祝她健康长寿。

    1937年,夏淑琴8岁,一个在父母关爱下的孩子,转瞬成为孤儿。“我今年已经88岁了,至今仍然难以忘记,80年前的12月13日,我那个温暖大家庭,9口人在瞬间就被日本兵杀死了7口。今天第二次受到习总书记的接见,心情特别激动。我想说爸爸妈妈你们在九泉之下可以闭眼了,国家现在好了,我们的孩子、孩子的孩子不会再吃战争的苦。”

    这是幸存者刘贵祥老人——

    中上:刘贵祥在自己家中;右:刘贵祥在50年代初的军装照(翻拍照片);左上:刘贵祥展示保存在自己手机中重孙子的照片;左中:刘贵祥喜欢花草;左下:刘贵祥在外孙女胡静雅帮助下试用新购的电脑鼠标;下左二:刘贵祥和大女儿刘志瑛在家中合影;下左三:刘贵祥在自己的卧室(2017年9月6日摄)

    1937年,他7岁,躲在难民区靠救济的稀饭活了下来。“我目睹父亲被杀害,弟弟痛苦死去。今天,我特意带着女儿、外孙女、外甥全家和外甥女全家,赶来祭拜你们。请安息吧,如今国家富强,不受欺负了。”

    大屠杀幸存者的人数虽然已凋零至不足百人,但传承记忆的队伍在不断壮大。

    幸存者群像

    南京大屠杀期间,美国人约翰·马吉秘密拍下的105分钟画面,是那场浩劫中唯一留存至今的动态影像。80年后,他的孙子克里斯·马吉近日重走“祖父路”,用镜头记录今日南京。习近平总书记对克里斯·马吉说:“这是一个很好的事情,要加强交流与合作。”

    “我很意外习近平总书记居然认出了我。”克里斯·马吉说,“我希望能通过家族的影像,让更多的国家和人民记住南京大屠杀、记住人们遭受的不幸,从而珍惜和平、面向未来。”

    公祭仪式上,克里斯·马吉与夏淑琴热情拥抱,他感慨:“祖父拍摄的那个家破人亡的小女孩如今健在,还有了曾孙,南京这座城市也从废墟中重生,他们都从最困难的事情中走出来了。”

    12月13日,青少年代表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上宣读和平宣言。新华社记者孙参摄

    “传播是为了更好地传承历史。”张建军说,总书记特别关注历史的传承。当天的公祭仪式中有80名青少年代表朗诵了《和平宣言》,铭记历史、珍视和平的信念正代代传承。

    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80年后,没有经历过战争的我们,到底该如何看待这段中华民族的黑色记忆?如何让当下的年轻一代理解“历史点亮未来”的深刻寓意?为了纪念遇难同胞,守护共同记忆,新华社还推出了微电影《每个人的“12·13”》。片中幸存者群像使用的上千张照片,均取自真实的民国户籍档案;通过特效呈现的“300000”这个数字,变成了一个个鲜活的名字,给观众强烈的视觉冲击。

    历史告诉我们,和平是需要争取的,和平是需要捍护的。中华民族历经苦难的历史警示我们,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国家富强,人民才能幸福平安!

    中共泰安市委宣传部主管 泰安日报社主办 地址:泰山大街333号泰安传媒集团22楼 联系电话:0538-6272000 邮编:271000

    中华泰山网 版权所有:Copyright ?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鲁B2-20100031号 鲁ICP备08005495号-1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12377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鲁公网安备 370902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