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协同更需“造血式”帮扶

    “把北京的学校搬到任丘百姓的家门口。”近日,北京师范大学任丘附属学校正式开学,当地家长在微信朋友圈中转发了许久的消息终于变成现实。这所十二年制的非营利性学校,由市、校、企三方合作打造,师资招聘、工作考评等均向北京看齐。在不远的将来,这一模式会被复制到邯郸、保定、邢台等多地。

    基础教育协同是京津冀协同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最能提升老百姓获得感的领域之一。北京作为优势地区,理应担起帮扶基础教育洼地的责任。有数据显示:北京中小学生人均公共财政预算事业费约是河北的4倍,三地基础教育资源禀赋的差距之悬殊可见一斑。近些年,北京向津冀两地疏解了不少产业,倘若不能加速填补三地基础教育鸿沟,即便“人随业走”,也不易扎根,很可能形成回流。这个意义上,让“京牌”教育异地开花,既有利于解我们自己的困,还可为兄弟省市的公共服务拼图补上重要板块,可谓一举两得。

    北京优质教育资源走出去,并不是在天津、河北的学校挂上北京名校牌子那么简单,而是将北京学校的教育理念、集团化的管理方式彻底移植,可以说是教育基因的更新。而这,仅靠“输血式”办分校显然不行,更重要的是“造血式”地盘活薄弱地区的现有资源、提升基础教育水平。其中,师资力量的均衡是促进三地教育协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河北一所百年老校的校长就坦言,本校教师有干劲儿、工作态度好,但与北京先进学校的优秀教师相比,仍有差距。目前,“河北省千名中小学骨干校长教师赴京挂职学习”项目已经实施,更多元化的形式、更有力的制度支撑亟待补充。

    也要看到,京津冀教育协同并不等同于北京支援天津、河北,也不是三地教育要素的简单累加。我们真正追求的,是通过资源调整,构建共享共赢的统筹模式,实现“1+1+1>3”的效果。比如,北京在教育理念、师资力量等方面占优,但河北有冰雪运动场地、红色教育基地等资源,两地完全可以在协同机制中互通有无、功能互补。说到底,协同的愿景是在更大范围内调配资源,以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最终让更多孩子享受更好的教育。这应当成为三地教育工作者的不懈追求,其释放的红利也终将反哺京津冀的长远发展。(崔文佳)

    中共泰安市委宣传部主管 泰安日报社主办 地址:泰山大街333号泰安传媒集团22楼 联系电话:0538-6272000 邮编:271000

    中华泰山网 版权所有:Copyright ?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鲁B2-20100031号 鲁ICP备08005495号-1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12377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鲁公网安备 370902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