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政 > 泰安新闻 > 正文
  • 教育均衡发展 成果惠及民生

    res01_attpic_brief

    老师的悉心教导是学生们成长的关键。图为手工课堂。记者 陈阳 摄 

    中华泰山网记者 张振男

    在过去5年时间里,我市加快教育现代化步伐,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呈现持续、健康、均衡发展态势。

    ——今秋新学期,泰城5所新学校正式投入使用,教育资源覆盖面进一步扩大;

    ——2017年全市教育经费总投入达77.08亿元,比2010年翻了一番多,教育投入力度不断加大;

    ——51万名义务段学生全部实现免学费、免教科书费,10.1万名家庭困难学生接受政府财政资助,4.7万名中职学生享受免学费政策……

    近年来,我市不断推进全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更加公平,让更多孩子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带来的好处,为构建泰安“大教育”格局奠定基础。

    多措并举 推动教育均衡公平

    教育是一项民生工程,关系着千家万户。“教育均衡”涉及多个方面,包括办学条件改善、保障特殊群体受教育权利、解决中小学大班额问题等各个方面。在近五年时间里,我市教育事业总体发展向好,尤其是在推动教育均衡发展方面,全市6个县市区全部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验收,有4个创建为“省教育工作示范县”(肥城、泰山区、宁阳、新泰),2个分别创建为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泰山区)和实验区(岱岳区),2个立项建设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示范县(岱岳区、宁阳县)。

    “现在孩子们的教室很宽敞,每个班的人数也不是太多,比以前我们上学的时候好了很多。”市民陈女士的儿子今年读一年级,看到学校的教学环境她很满意。据了解,自2015年以来,我市不断加大投入,各部门优先办理解决大班额问题项目,全市齐心协力解决城镇中小学大班额问题。根据规划,2015—2017年,全市新建、改扩建项目学校406个(新建学校116所,改扩建学校290所),新增土地8705亩,新增校舍面积473.4万平方米。截至今年9月底,解决大班额问题项目已投资56.46亿元,开工400个,竣工274个,开工面积346.32万平方米,竣工面积183.85万平方米。

    刘宏达是泰安一中创新班学生,在泰安一中新校区就读。刘宏达说新校区环境好,创新班的学习氛围较好,住校可以节省很多时间,教室内的黑板、无线设施他也觉得很不错。刘宏达的舅舅张荣华也曾经到泰安一中新校区参观,他说新校的校园规划、硬件配备不亚于很多高校,再加上强大的师资力量,孩子能在这样的环境中读书很幸福。建设泰安一中新校区是我市均衡教育资源的一个重要战略布局,2017年,包括泰安一中新校区在内的多所学校投入使用,使我市教育布局更加均衡,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更加广泛,为构建全市“大教育”格局打下牢固基础。

    在近5年时间里,我市全面改善办学条件,成果显著。校舍安全工程、农村中小学“211”工程、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工程等全面完成,消除了所有校舍危房,全部解决了34.7万农村师生喝热水、吃热饭、冬季取暖及厕所卫生问题。

    优化教育结构 服务社会发展

    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近5年时间里,我市不断调整教育结构,实现了各级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我市全面完成了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1—2013年)并实施二期行动计划(2015—2017年),公办及公办性质的幼儿园数、在园幼儿数占总数比例分别达81.5%和81%,学前三年入园率达到96%。“幼儿园就在小区旁边,每天接送孩子上下学不用过马路,从小区里出来就到校门口了,方便又安全。”家住苹果园小区的市民刘先生退休后在家照看孙女,孙女在岳峰小学幼儿园上学,小区和幼儿园一墙之隔,接送的活儿刘先生包了。

    2015年秋季,我市统一了全市义务教育学制,全部实行“五四”学制,义务教育段学生入学率保持100%。紧跟招考政策改革步伐,近年来,高中学校招生制度改革不断深化,招录政策更加科学合理,保证每一名初中毕业学生接受高中段教育。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方面,我市在全省率先完成了中等职业教育资源整合,县市区7处中职学校,有3处创建为国家中职示范校,4处创建为省规范化中职学校,2处立项建设省示范性中职学校,在全省率先实现了特色名校全覆盖。

    为切实保障特殊群体受教育权利,我市整合泰安盲校、泰山育才学校、泰安聋哑学校三校筹建市特教中心,推动特教资源有效整合。“泰安新东方学校”“新东方泰山家庭教育中心”“泰安市泰山国际教育集团”等民办教育机构纷纷落户泰安,多项扶持优惠政策相继出台,形成了“社会投资建校、政府支持师资、收费保障运转、部门协调监管、资产学校所有”的民办教育发展体制。

    提升教育质量 培养综合素质

    质量是教育的根本,在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我市始终把提升教育质量放在重要位置,通过教师队伍培养、创新教育理念、促学生全面发展等措施,推动教育质量的稳步提升。

    在泰安二中,“妈妈班主任”成为学校一大特色,师生关系如母女父子。最近几天,泰安一中虎山路校区高三(6)班任课老师把课堂搬到病床前,集体为受伤学生补课的事情,在朋友圈刷屏,不仅感动了学生,也感动了家长。“半亩方塘长流水,呕心沥血育新苗”。教师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要素和重要保障,我市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优化师资配置、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市教育局“万名教师访万家”活动扎实开展,暑假期间,2万名教师深入到13万个学生家庭,真实直观地了解学生家庭实际,与家长面对面,全面掌握学生生活情况。五年来,全市开展国家、省、市级各类校长、班主任、教师培训25万人次;健全完善以“泰山教学新星—泰山教坛英才—泰山名师(校长)—泰山功勋教师(校长)”为主的递进培养机制,发挥名师辐射作用,2013年启动实施了名师工作室5年计划,打破学校、县域和城乡界限,增进合作交流和优势互补,已建成名师工作室372个。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我市超前谋划教育信息化,走在全国领先行列。2013年,我市创新建立政企合作模式,启动实施了“智慧教育·数字化校园”建设,在全国率先以市域为单位规划建设教育云平台。目前全市“校校通”“班班通”达100%,建成录播教室218个,60多万名学生、4.1万名教师在云平台注册,生成资源29.7万多个。

    坚持“健康第一、全面发展”教育理念,在学生培养方面将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在刚刚落幕的第二届中华学子青春国学荟暨“国学达人”挑战赛全国总决赛中,由泰师附校选送的学生吕明芮一举夺得小学组全国冠军;学科竞赛中,同学们捧回一枚枚金牌、银牌;每年一批批有志少年顺利通过招飞,立志傲翔于祖国的空天……五年来,全市有76人被清华北大录取,2.9万人次获各类竞赛和科技创新奖项,高校自主招生人数连年居全省第一。

    打通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上升通道,全市有12所中职学校开设了“3+4”“三二连读”和“五年一贯制”专业。据统计,最近五年在全国、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我市共获得116个奖项,其中金牌20枚、银牌34枚。宁阳县职业中专的于海参加了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在装配钳工技术赛项中表现突出,赢得我市2016赛季首枚国赛金牌。于海表示,从最初入校时的迷茫,到渐渐找到思路和发展方向,他的职校生活过得充实而有力,比赛捧回国字金牌,可以让他在挑选工作时有更大的余地,收入也较为可观。此外,我市试点推行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互通”,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大力培育技能型人才,成立了全省首家电子商务及服务外包职业教育集团。

    精准扶贫 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对于东平县老湖镇中学学生苏志豪来说,学校帮忙申请的农村义务教育寄宿生生活补助,帮助他的家庭减轻了部分经济负担。苏志豪家住老湖镇廿里铺村,家里有4口人,今年72岁的爷爷患有脑梗,每月需要近千元的医药费,妈妈在家负责照顾老小,全家的开支、5万元的外债都需要爸爸苏业辉一人打工赚取。了解到苏志豪的家庭情况后,学校为他申请了农村义务教育寄宿生生活补助,每学期可获得625元的帮扶。在全市,还有很多类似苏志豪家庭的学生受到了教育精准扶贫的帮助。

    据了解,我市建立了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帮扶与支持的动态识别、精准资助工作机制,依托建档立卡学生信息管理平台,精准落实各级各类资助政策,实行动态管理和跟踪资助服务,实现了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学生资助全覆盖。今年以来,为全市11128名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发放资助金、补助金等1240.232万元,免除保教费、学杂费等383.123万元。

    在师资方面,我市坚持对贫困村学校教师实行“三倾斜”政策,即招考补充倾斜、培训培养倾斜、评职晋级倾斜。每年计划招聘教师尽可能多地安排到农村学校支教,每年安排20%的培训名额专门用于农村教师培训,单列乡村学校名师、名校长、特级教师选拔计划,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等评选表彰向乡村学校倾斜。去年以来,全市共有1171名校长、教师交流轮岗,95名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落实870名师范生到农村学校实习支教。目前,全市贫困人口集中区域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6.9%(目标为95%以上),没有一名学生因贫困而失学。

    回顾近五年的发展历程,我市教育事业取得了较大进步,社会满意度不断提升。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市将继续推进依法治教,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以办好泰安“大教育”的视野来谋划各项工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发挥关键支撑作用。

    中共泰安市委宣传部主管 泰安日报社主办 地址:泰山大街333号泰安传媒集团22楼 联系电话:0538-6272000 邮编:271000

    中华泰山网 版权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鲁B2-20100031号 鲁ICP备08005495号-1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12377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鲁公网安备 370902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