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评 > 时评热点 > 观点 > 正文
  • 新闻热动丨汽车文明 从驾考开始上路

    公安部交通管理科研所昨日发布《机动车驾驶人考试内容和方法》,不主动避让行人、开门前不回头等行为均视为考试不合格。此外,对于考试过程中“中途停车”等的现象均由此前的考试不合格调整为“每次扣5分”。新版细则将于2017年10月1日正式实施。(《南方都市报》)驾考新规一出台,引发了人们的热议,除了考试难度加大的“抱怨”外,网友对车德入驾考是否真有用,也进行了激烈的争论。车德入驾考,到底对制止汽车社会的种种不文明能起到多大作用?

    车德缺失制约汽车社会发展

    随着经济社会的日益发展,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汽车消费大国,

    截至6月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3.04亿辆,其中汽车2.05亿辆;机动车驾驶人达3.71亿人,其中汽车驾驶人3.28亿人。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不断提升,驾驶已不再是一种职业,而是基本技能。然而,当前掌握驾驶这项基本职能的人越来越多,很多人的文明素养却没有相应地提升。比如,不礼让行人、马路上随意开门;开车时向车外吐痰、抛物;强行超车、强行插队夜间打强光灯……这些车德缺失的现象,每天都在上演。

    车德不是小事,它既是社会文明的重要体现,也是道路交通安全畅通的重要保证。譬如,车辆不礼让斑马线,若有行人刚好从斑马线经过,人车“横道相碰”,倒地的往往是行人。同样,车辆停在路边之后,无视后方来车情况,随手推车,也是一个高危动作,如若摩托车或电动车恰好经过开车门的地方,就有可能正面被撞,导致人仰车翻。当然这可能还不是结局,不管倒在斑马线上的行人也好,或者是车门撞到的电动车驾驶员也罢,在瞬间倒地之后,如果恰好有一辆汽车疾驰而过且刹车不及,就极有可能发生次生事故。现实中,此类交通事故时有发生,致人死亡的案例也不罕见。数据显示,近3年来,全国共在斑马线上发生机动车与行人的交通事故1.4万起,造成3898人死亡,其中机动车未按规定让行导致的事故占了总量的90%。而因开车门不当,引发的交通事故也是越来越多。车德,这一课该补了。

    驾考要求失之于宽是车德不彰的重要原因

    车德缺失,为什么人人恨之却又随处可见?这既源于认识不足,公德意识缺失,一些人人为,车德好坏或许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不会给社会造成多大危害,而且很多人会说自己基本上都能做到,只是偶尔违反几次。殊不知,你几次,他几次,违反车德的行为就成了司空见惯的普遍现象。也源于违反车德的行为成本低下,很多违反行车文明的行为涉及违法,但由于执法力量所限,加之取证难度大,这些违法行为极少受到法律的惩处;违法成本低,违反行车文明的道德成本也不高,舆论谴责力度有余但精力不足,而自律只是把“软戒尺”,“管得了君子,管不了小人”。更重要的是,驾考“旧规”更多地还是停留在技术层面,而对“车德”的要求失之于宽,也是“车德”不彰很重要的原因。因此,从驾考层面,就该把文明与技巧等量齐观。

    车德入驾考 从源头上为车德补课

    此次驾考新规,增加了许多文明行车的考试内容,是将驾考技术与道德提到了同样重要的位置,就是要让驾驶人员从第一天驾车开始,就要养成文明驾车的习惯,把文明驾驶当成自己的底线。虽然只是一个细小的变化,但它预示着从源头上补上车德这一课,符合当今时代的要求,是“汽车社会”日渐走向成熟的标志。

    当然,要消除各种违反行车文明的行为,仅仅依靠车德入驾考还不够,车德的培育也需要法律和社会监督的护航。比如,要加强对各种涉及违法的交通不文明行为加强处罚力度,对于不礼让斑马线等不文明现象,发现一起,整治一起,依靠法治的外力唤来文明的回归;要完善交通设施,设置立体斑马线、增加抓怕摄像头,对不礼让斑马线等不文明行为,实行电子抓拍,全天候予以严查严管严控;鼓励交通违法“随手拍”,通过全民监控,以及交通不文明行为的曝光,提升驾驶员的自我约束。

    热动: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交通安全专家丁立民:机动车在看到行人时,主动慢行。但是,现在很多交通参与者没有认识到自己应尽这种高度注意的义务,而是普遍存在一种侥幸心理,认为行人会主动避让。

    @将军赋采薇2:应该加强对违规的惩罚力度,而不是加强考驾照的难度。

    《人民日报》:汽车文明的形成需要久久为功,车德的培育也需要法律的护航,但我们不能完全寄希望于法律的严查狠罚,也不能只要求他人讲车德等待大环境的改变,需要驾驶人自律,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强化法治观念、多做换位思考、注重公共道德,从而形成与汽车社会相应的道德风尚。

    中共泰安市委宣传部主管 泰安日报社主办 地址:泰山大街333号泰安传媒集团22楼 联系电话:0538-6272000 邮编:271000

    中华泰山网 版权所有:Copyright ?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鲁B2-20100031号 鲁ICP备08005495号-1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12377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鲁公网安备 370902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