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庭教育投资并非“多多益善”

    近期,山西省公布了一季度居民收支“账本”,其中教育支出领跑全省城乡居民消费增长。城镇居民人均教育支出299元,同比增长11.9%,农村居民人均教育支出249元,同比增长30.5%。(《山西日报》)

    毋庸置疑,近年来随着各地家庭整体收入的提高,家庭对教育越发重视,教育投资不断提高。这从山西省的统计数据可见一斑。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父母不断增加教育投入,为的是改善孩子的学习条件,拓宽他们接受教育的途径,让他们身心更好地发展,我们应该理解这些父母的初衷。

    但是,家庭教育投资并非“多多益善”,需要科学理性的谋划。现实中不少家庭在教育方面投资很少吝啬,他们抱着不让自家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心态,宁肯自己省吃俭用,也不缺孩子的教育费用。更有甚者,一些家庭在教育投资上,攀比跟风日趋严重:给孩子买的学习用品越来越新奇和高档,不管是不是经济实用和学习必需;给孩子报的特长班和补习班越来越多,不管孩子是不是愿意学和有时间去学。有的家庭因此收入失衡、陷入经济困境。一项调查显示,有28.1%的家长认为培养孩子可以“不计成本”,一半以上(57.4%)的家长依然认为教育投入是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19.4%的家长相信“高投入才能高回报”,38.3%的家长认为可以为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适度负债”。又有一项调查显示,在义务教育阶段,我国城市家庭教育支出平均占家庭养育子女费用总额的76.1%,占家庭经济总收入的30.1%。也就是说一个普通城市家庭的三成收入花在了子女教育上,这也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

    家庭教育开支,不能无节制地消费,更不能入不敷出。高档新奇的学习用品,很多功能对孩子学习无益,并且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注意力。看着别人的孩子学这学那,也不假思索地报上名,其实大可不必。如果孩子本身不喜欢这种班,你就是硬让他学也难有好的效果。更何况现在的孩子难得有充足的课余休息时间,如果见缝插针让他满负荷地学习,即使不会累垮孩子,也会出现孩子“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尴尬。如此,就算砸的钱再多又有何益?与其他消费不同,教育消费的特点在于,教育选择与其消费是分离的,是家长选择、孩子消费。教育消费只是提供一种机会,效果怎样还要看这种选择与孩子匹配的程度。由于选择不当,许多时候,花钱多不等于效果好,一分钱未必能买到一分货。愿越来越多做父母的学会辩证思维,树立正确的教育投资观,对存在的不健康教育消费习惯进行纠偏,把钱花在刀刃上。

    中共泰安市委宣传部主管 泰安日报社主办 地址:泰山大街333号泰安传媒集团22楼 联系电话:0538-6272000 邮编:271000

    中华泰山网 版权所有:Copyright ?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鲁B2-20100031号 鲁ICP备08005495号-1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12377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鲁公网安备 370902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