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顶着风、冒着雨,背着干粮上山造林

    IMG_1913

    李明忠在前面领路。    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刘小东 摄

    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刘小东

    上世纪四十年代末的泰山,经过数百年战乱的破坏,几乎是一座秃山,森林覆盖率不足2%。为了绿化泰山,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泰山进入了大面积、大规模的封山造林绿化新阶段。偌大的泰山,要封山造林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代代的泰山林场工人都把青春奉献给了大山。5月19日,记者跟随老林场工人李明忠来到桃花源管理区北猎石屋沟后植树造林时的石屋遗址处,听老人讲述了上世纪封山造林的故事。

    17岁背着干粮进山造林

    今年75岁的李明忠可以说是泰山林场第二代工人,虽然年事已高,但身体健朗,一路上都走在最前面领路。李明忠告诉记者,他17岁参加工作到泰山林场参与植树造林。一开始,他被安排到桃花铺的苗圃照看树苗。“我记得我是1959年10月10日去的,当时在那起树苗,工地来取树苗的时候帮忙装。”

    李明忠回忆,他进林场工作的时候,天已经有点冷了,当时他带着一床被子、一个小枕头和棉衣棉裤就住进了桃花铺的石屋。“桃花铺的石屋要比北猎石屋更好点,有个小院,还有烧水的地方,石屋都是以前老百姓进山放羊、放牛垒起来的,可以说是当时在山里植树造林住的最好的房子了。”在桃花铺呆了三个月后,李明忠回家住了两天,临回山里前,家里人给他装了一大包的煎饼和小地瓜。李明忠从家里到达樱桃园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了,当时林场的场长问他山上下雪了还上山吗,李明忠说了句“上,不要紧!”就背着家里人给他准备的东西往山上爬。

    “我当时走了9里路,到了一个工队,看到没人,就继续往桃花铺赶,到达半路上悬崖处的时候,天已经黑了,因为下雪林子里还很亮,跟白天一样。又因为有雪背的东西也沉,不好往上爬,爬了好几次爬不上去,后来我就找了个荆条疙瘩一路拨拉着雪往上爬,爬到缓坡的时候,终于看到了我住的石屋。”李明忠说,他到石屋后发现没人,原来跟他一起住的工人也回家了,他把东西放在石屋里后就出来了,当时又累又渴的他把石头上的雪弄下来化了一碗水,喝了后进石屋里睡觉。“石屋透风,我就把麻袋盖上,弄了个席子堵在门上。山上有老鼠,我带去的煎饼地瓜都被老鼠啃了,我睡到半夜里醒了,把吃的拿到被子里裹住,但老鼠接着就钻到被子里吃,我逮住一个扔到门口,第二天早上起来看到老鼠在门口死了。”

    李明忠告诉记者,他从秋天参加工作,一直在山里干到下雪,才下山干的别的工作,第二年开春化冻后,又跟着进山植树造林。“当时在山里,夏天早上五点就开始吃早饭,干到晚上回去吃饭,虽然累,但也不觉得。最难的就是生活差,没有菜盐粒子不少吃,吃的也大都是窝窝头,吃馒头的时候都是弄点盐水泡着吃,吃也是吃一点,吃多了下次就没有了。”

    IMG_1981

    现在的泰山山林,绿树成荫。    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刘小东 摄

    大面积造林满山沟都是人

    李明忠回忆,泰山林场是1948年建立的,当时山上林木很少,草也都被当柴火拔光了。1952年的时候按照国家的规定开始封山造林,用公私合营的方式建苗圃,培养苗木,离山近的村庄也开始组织村民进山造林。“1958年的时候,开始大面积造林,当时泰山林场组织了一个培训班,泰安的各个县抽调了四五百人进山造林,那时候的苗圃都已经铺开了。”李明忠说,开始大面积造林的时候,满山沟都是人,除了培训班的人,还有不少山下村里找来的临时工。由于是在山里造林,难度大,遇到无法攀缘的峭壁悬崖石缝,都要靠绳索吊人植幼苗,或者将种子糊在泥球上,投掷上去。

    进山造林的路不好走,工人们每次都要走十几公里高低不平的山路才能到达,遇到雨季,要赤脚趟过湍急的溪水,而工人们也是一直到冬天土被冻住挖不动了才下山。山里的生活条件非常艰苦,没有电靠煤油灯照明,吃的是窝头咸菜,经常一整天喝不上一口开水。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工人们白天顶风冒雨十几个小时,挖穴整穴栽苗,不间断地工作。下雨的时候,工人们披着蓑衣,拿着工具就出门了,等收工回来,要守着火炉把湿漉漉的衣服烤干。“有时候晚上下雨刮风,帐篷一下子就刮倒了,但因为白天太累了,工人们还在睡,等天亮了才发现帐篷被刮倒了。”李明忠说。

    李明忠告诉记者,1962—1963年左右,大面积的造林基本结束,重点转向了育林和修枝间伐。种完树,李明忠又参与了育林、护林,可以说一辈子都奉献给了泰山山林。“我以前造林的时候,有时候晚了在山里下不来,就找个石洞睡一晚,这都是常事。我在桃花源、樱桃园、玉泉寺都呆过,退休后我也经常回来看看,现在的泰山发展很快,尤其是林木管理和旅游开发上,都发展的很好。”

    正是像李明忠这样老一辈林场工人的艰辛劳动和无私奉献,才有了树种丰富、多彩林相、植被覆盖率超过90%的泰山,和旅游事业蒸蒸日上的今天。现在,到泰山游览,走在蔽日的浓荫里,在岱顶俯瞰连绵起伏的森林时,看到的是数代泰山林场人造林育林的成果。“无山不绿,有水皆清,三季飘香,万壑鸟鸣”,已成为当年泰山绿化成果的真实写照。

    中共泰安市委宣传部主管 泰安日报社主办 地址:泰山大街333号泰安传媒集团22楼 联系电话:0538-6272000 邮编:271000

    中华泰山网 版权所有:Copyright ?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鲁B2-20100031号 鲁ICP备08005495号-1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12377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鲁公网安备 370902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