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评 > 时评热点 > 观点 > 正文
  • 这个问卷调查里的“欺负”是一个伪命题

    4月24日,四川乐山一幼儿园做了一份问卷调查:小朋友之间时常会有点小冲突。如果孩子在幼儿园被其他小朋友欺负,你觉得该怎么办?结果显示,约60%的家长表示应培养孩子强硬的性格,被欺负就“打回去”;有25%的家长则认为,应当远离施暴者,而不是以暴制暴。(5月2日《成都商报》)

    结果在媒体上公布后,引起人们很多热议。更对60%的家长表示“打回去”表示了担心,因为人们认为家长这样教育孩子会助长校园暴力或欺凌。之所以有60%的家长主张“打回去”,显然是问卷里的“欺负”唤醒了家长内心的担心与焦虑,激起了他们心中的保护欲,毕竟,没有哪位家长愿意看到自己的孩子受到欺负。

    在此,我们姑且不讨论问卷里的结果,也不讨论家长对些事的反应态度是否正确,而想提醒大家注意的是这个问卷针对的是幼儿园的孩子。我们知道幼儿园的孩子大多都是3-6岁的儿童,这个阶段的孩子还不具备很强的语言逻辑沟通方式,他们在这个阶段表达情感和交流的能力也有限。当他们个人有一些需求,比如,有一个小朋友看到其他小朋友在玩一个玩具,他很想玩一下,他有可能不会想到先跟别的小朋友去沟通,而大多时候,尤其是男孩子会真接去拿,甚至抢过来就玩。这是因为他们对自己和别人之间的界限认知较模糊,内心无法真正搞清楚别人的玩具不属于自己。之所以有些孩子常把园里的玩具“偷偷”带回家,也是因为这个原因造成的。如果你不理解孩子的这个特点,就易误解孩子的行为而给孩子冠以“偷盗”的罪名,这岂不是制造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冤假错案”呢?

    其实,“以自我为中心”是这个阶段孩子思维特别显著的特点,即儿童只会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问题,他还没有学会变换角度或者意识到他人有不同的观点。通俗讲,他们还没有学会真正照顾别人的感受,也不考虑自己抢了别人的玩具,别人可能会心里不舒服或难受,所以,幼儿园孩子间经常会发生小冲突。但孩子认知发展中的这个年龄特点跟成人眼中的“自私”完全是两回事,通过老师和家长耐心的教育和指导,孩子慢慢都会做得很好的。

    所以,幼儿园孩子相互有点小冲突,是属此年龄段正常的行为。但问题是问卷里一开始使用了“有点小冲突”,而后又说“你的孩子被其他小朋友“欺负”了,我们不禁要问:孩子们之间的小冲突,怎么在老师的眼中变成了欺负和被欺负呢?老师眼中的“欺负”跟孩子们之间的小冲突是否是一个思维框架里的逻辑?再说,有的孩子即使常“攻击”身边的小朋友,也是有各种各样原因的。有的是跟家长习得的;有的孩子是太过自闭而只会用原始的“攻击”跟别人交流;还有一些是把“攻击”作为表达友好的方式……。

    还有一些爱“攻击”别人的孩子,可能跟家庭或亲人出现变故造成心理出现创伤性障碍有关。如,一个4岁的小男孩子,照看他的爷爷和奶奶在三个月内相继去世。他的家人们都很悲痛,但为了不让他难过,就告诉他爷爷和奶奶出国了。起初,小男孩信以为真,因他非常爱爷爷和奶奶,他知道爷爷和奶奶不会抛弃他。但过了好长时间,他日思夜想的爷爷和奶奶仍没回来,每次问家人的时候,家人都会不由自主地哭泣,但就没告诉小男孩爷爷和奶奶去世的真相。几个月以后,幼儿园的老师反映这个小男孩经常“攻击”身边的小朋友,严重时不让任何人靠近他。在此我们不分析造成孩子这种情况的原因,但老师如果不能真正“读懂”孩子攻击背后的语言,而误读为“欺负”的话,是不是让这个孩子的心理雪上加霜呢?

    再说,孩子的成长是一个持续发展与变化的过程,即使在幼儿园暂时出现“攻击”行为,也不意味着孩子长大后会持续这个“坏行为”。孩子有什么样的行为,跟家长和老师怎样解读和引导有关,“欺负”一说,对幼儿园孩子来说可谓是 “莫须有”的。

    记者 田萌

    中共泰安市委宣传部主管 泰安日报社主办 地址:泰山大街333号泰安传媒集团22楼 联系电话:0538-6272000 邮编:271000

    中华泰山网 版权所有:Copyright ?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鲁B2-20100031号 鲁ICP备08005495号-1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12377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鲁公网安备 370902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