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山故事汇|泰山诗歌中的碧霞元君

    1492763064(1)

    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刘小东

    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无数文人墨客登临泰山留下了一首首流传千古的诗歌,有吟咏泰山的,有抒发情怀的,也有不少关于神仙的诗歌。其中,写碧霞元君的诗词不少,泰山文化研究学者周郢告诉记者,历代诗人在诗作中或对其源起、演变,或对其民风、民俗的描写,从另一角度反映了这一信仰的状况,是研究碧霞元君难得的重要史料。

    汉唐宋诗:仙人玉女遨游青山白云间

    周郢告诉记者,关于碧霞元君信仰的源起,明以前史籍记载寥寥。而泰山诗作中,间有涉及。诗作中最早设计碧霞元君的是汉末曹操所作《气出倡三首》,其一中写道:“行四海外,东到泰山。仙人玉女,下来遨游。骖驾六龙饮玉浆。”自此“玉女”形象开始于泰山落地生根。曹植的《远游篇》,也出现泰山玉女形象:“灵鳌戴方丈,神岳俨嵯峨。仙人翔其隅。玉女戏其阿。”

    “曹氏父子笔下的泰山玉女,都是一位遨游于碧山白云之间,含情凝睇、顾盼生情的窈窕淑女,充满着道家色彩,远非后来护国祐民的泰山奶奶。”周郢表示,到了唐代,李白《游泰山》诗中,继承了曹操这一笔触。“玉女四五人,飘颻下九垓。含笑引素手,遗我流霞杯。稽首再拜之,自愧非仙才。”这说明当时人们信仰的泰山玉女并非一人,而是以“组合”形式出现。宋人李谔《重修王母瑶池记 》中所云“昔者黄帝建观于是,名曰岱岳。尝遣女七人,云冠羽衣,修奉香火,以迎西昆仑真人”,可能是这一传说的遗存。

    宋代是碧霞元君信仰的确立期,以宋真宗在岱顶刻立玉女像为标志,玉女作为泰山女神初步定型。但宋人心目中的泰山玉女,仍与后世形象不同。许多诗人诗作中都出现咏池之句,如晁补之《谒岱祠纪事》:“又怪玉女井,高绝仍由渊。”说明当时对玉女的祭祀活动,多是围绕岱顶仙池而进行。

    元明诗:玉女成元君碧霞入诗中

    元明时期,泰山玉女升格成碧霞元君,诗歌中的形象也随之神圣化,许多诗人将其作为圣母加以礼赞。

    周郢告诉记者,岱顶之上的玉女祠,入元以后,其祠名开始较多出现在泰山诗中,如元好问《游泰山》“夜宿玉女祠,崩奔涌云雷”,王旭《登泰山歌》:“夜宿玉女祠,天低寒气生。”这也说明经过道士张志纯的复建,玉女祠在泰山神祠中的地位日趋凸显,终于进入诗人的视野。

    元明之际,泰山玉女开始有了“碧霞元君”的神号,这一泰山信仰的重要变化,被诸家采入诗篇之中。明初宋濂《登岱》诗云:“象纬平临青帝观,灵光长绕碧霞宫。”这是泰山诗中首次出现“碧霞”之名。自明代中叶开始,泰山诗中开始陆续出现了咏赞碧霞元君的内容,如嘉靖朝刘应时《题碧霞宫》:“赤城霞护蕊珠宫,天遗真君坐此中。玉帛日能来万国,云雷时复散千峰。”这些元君诗词,除了记录了当时民间对于碧霞崇祀之盛,也说明了元君信仰已逐渐影响到文士阶层,取得了他们的部分认同。

    周郢介绍,明代的一些的碧霞信仰的制度与风俗,像是香税、香社等,也进入了诗人的视野,像是章拯的《登岳书感》之“监司尽括金钱施,流俗争趋玉女祠”,陶元宜的《泰山绝顶》“自是神人同爱国,岁输百万佐升平”。这些诗作或是记载香税司掌于官府,或是记叙妇女结香社的俚俗,都能够佐证史事。

    清代诗:文笔间作出社会风俗画

    碧霞元君信仰进入清代,由民间信仰升格为国家祭祀,清代诗人也用诗作记录了这一变化。周郢告诉记者,清代的碧霞元君信仰,经过一番激烈论争,最终由民间信仰升格为国家祭祀,而这一过程,在清人诗中有明确体现。

    “清初提倡理学,大多理学名臣对民间文化采取激烈排斥态度,对碧霞元君也不例外,如顺治朝官员叶先登称:‘尝考古今图经所载,七十二君封禅之策与金箧玉简之藏,未见所谓碧霞元君者也。’对神的来路表示质疑。”周郢说,随着清廷统治的巩固,皇帝为了统治的需要,逐步认可了碧霞元君信仰。以康熙帝登岱致礼碧霞宫,赐匾“坤元叶应”为标志,昭示了清廷对元君崇祀的认同。清代诗人的咏元君诗中,也渐渐改变,几乎全部变成对女神的礼赞。这一时期的诗坛名家,不仅首肯了对碧霞元君的崇祀,他们本身也成了碧霞元君信众中的一员。

    清代乾隆帝下诏废止香税,有力地促进了泰山进香活动的发展,在当时人的泰山诗文中,有不少关于香社盛况的传神描摹。张永铨《山左竹枝词》:“士女齐驱拥道旁,鸣钲击鼓列成行。胸悬朱匣描金就,尽说朝山进瓣香。”纪迈宜《泰安进香词二十七首》其四:“夜深号佛买长香,上下林峦列炬光。将到红门声更沸,东西路合岱宗坊。”这些诗歌,就像是一幅幅社会风俗画,细致传神地展示了结社进香、黄旗标识、登顶礼庙、爇香捐施、勒石题名的种种场景。

    中共泰安市委宣传部主管 泰安日报社主办 地址:泰山大街333号泰安传媒集团22楼 联系电话:0538-6272000 邮编:271000

    中华泰山网 版权所有:Copyright ?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鲁B2-20100031号 鲁ICP备08005495号-1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12377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鲁公网安备 370902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