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文化时评 > 正文
  • 我们的家书

    母亲今年86岁,年少时家境贫寒,没条件,也没资格上学。父亲比母亲大11岁,自小务农劳动,也从来没进过学校的门,用他的话说就是“字认得我,我不认识字”。当兵时父亲在后勤部门掌财多年,终因承受不了没文化的重压回到了家里,期间一封信都没寄过,回家后也经常感慨“没文化多难啊”。不仅父母目不识丁,从父亲往上查,好几代都没一个识字的,书信,对于整个大家族来说都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

    我们家里有书信来往是从大哥当兵开始的。大哥是我们家第一个上学的人,虽说上学时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与贫下中农打成一片上,但毕竟是个高中生。在当时的农村,当兵入伍是件神圣光荣的事情,也几乎是农村青年出人头地的唯一法门。大哥凭借过硬的自身条件,从众多应征青年中脱颖而出,由民办教师成为了解放军战士。

    大哥当兵后不久,家里的第一封书信如彩蝶般翩然而至。父亲从生产队取回信时,激动得满脸通红,双手都在颤抖,吸上袋烟稳定情绪以后,才喊母亲来听信。母亲手上的面都没擦就冲进了里屋,搬个小板凳坐下就急忙催我读信。我反复读了好几遍后,父亲才长舒了一口气,仿佛是把自己上半辈子的憋屈都给吐了出来,一副扬眉吐气的神情;而母亲一颗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满脸的踏实知足。

    那是我第一次读信,既没有抑扬顿挫,也没有声情并茂,如小和尚念经般寡淡少味,但于父母而言却声如天籁,每个字都是大哥的平安、问候和祝福,那是一个身在远方的儿子对父母的思念。我被父母的情绪所感染,心里默默想着,假如我有一天远走他乡,也一定经常给家里写信,把外面的花花世界讲给一生困在山沟里的父母听。

    也许是时间充裕,也许是想家,大哥经常给家里写信。信件回得频繁,我又不愿重复,很快就到了词穷墨尽的地步,再加上生产队响应农业学大寨的口号,每晚奋战到11点,疲惫的我再也没精力按时回复,直到母亲催急了才肯动笔。

    这传递温情的书信,竟也带来了天长日久的麻烦,当时我就想,要是家里有台大队部的手摇电话该多好!电话两端聊一会,就省下了我往返十几里地送信的麻烦。

    每到节假日,母亲都会催我给大哥写信,信寄出去了,她还会经常自言自语地念叨。一纸书信就像一根长线,一头拴在大哥身上,一头系在母亲心上。为了宽慰母亲,我经常说“大哥在外面什么都好,你就别挂着了”。母亲则一脸愠怒“等你出了门,就算我不记挂,你就不想家了?”真到了自己出门了,我才体会到了书信的价值。想家的时候,别说是一封家书,就是遇见同乡,心里都是满满的激动。一封家书揣在怀里,不仅能感受到家人滚烫的爱,更能触摸到亲人之间见字如面的真情。漂泊在外,身不由己,想家的时候,只能站在高处朝着家乡的方向望一望,再寄一封报喜不报忧的书信。

    过年时我主动要求给大哥写信,这次母亲的话明显多了,说着说着眼里就泛起了泪花。母亲一生刚强,这是我第一次见她流泪,本想把此情此景写到信上,又怕影响大哥,只好一笔带过。直到大哥回信说过年放了几天假,吃得又很好时,母亲才安下心来。

    待我们这一代长大成人时,电话就渐渐普及了,对写信也不再那么慎重和珍惜。母亲把大哥的来信一封封都珍藏在八仙桌的抽屉洞里,偶尔还要翻出来,看一看摸一摸,再宝贝似的放回去。这些信里埋藏着一个母亲对儿子的牵挂,也浸透着一个儿子对母亲面对面无法言说、却可以用文字表达的甜言蜜语。待到我的儿女长大时,我才深切体会到家信的意义。电话虽方便,却总像隔了一层,少了几分迫切和期待,这也许就是母亲珍藏书信的原因吧!

    (山东信海环保材料有限公司)

    中共泰安市委宣传部主管 泰安日报社主办 地址:泰山大街333号泰安传媒集团22楼 联系电话:0538-6272000 邮编:271000

    中华泰山网 版权所有:Copyright ?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鲁B2-20100031号 鲁ICP备08005495号-1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12377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鲁公网安备 370902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