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政 > 泰安新闻 > 正文
  • 综合实力篇·砥砺奋进谱华章

    记者:田鑫 王国梁 来源:泰安日报

    五年一飞跃,五年一回首。市第十次党代会以来,全市人民奋发进取、拼搏创业,泰安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在市第十一次党代会即将召开之际,让我们细看这五年来泰安的奋进与崛起,感受这属于建设者的荣耀与光华,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五度春秋,岁月峥嵘;五载奋进,泰山作证。

    五年,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过是弹指一挥间。但对于泰安而言,刚刚过去的五年,却是一段不平凡的征途。这五年,全市工业结构调整更加深入、农业现代化建设不断推进、服务业新业态不断涌现、项目建设成效显著、城乡环境大为改善、消费市场繁荣活跃、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忆往昔岁月,几番感概,看今日成就,分外荣光。

     稳中求进 综合实力数字说话

    自2012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内外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任务,全市上下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扎实工作,经济社会发展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绩单”——2016年,全市生产总值3316.8亿元,五年间增加1000亿多元,年均增长9.2%,实现地方财政收入206.7亿元,年均增长8.6%,三次产业比例由2011年的9.3:52.2:38.5调整为2015年的8.5:44.8:46.7,产业结构实现“三二一”的战略性转变。

    数字是枯燥的,但最能说明问题,因为这些数字是用“真金白银”打造出来的,折射出泰安五年来平稳较快的发展道路。回首这几年,全市各级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瞄准目标任务“不松口、不松手、不松劲”,着力推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民生持续改善、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五年来,我市坚持在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上稳增长,促转调,增后劲,五年来共实施重点建设项目618个,完成投资2294.2亿元;工业经济换挡升级,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2%,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持续提升,我市跻身“中国城市综合创新力50强”,成为全省技术创新、智能制造和产学研联合的先进典型;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462.8亿元,年均增长12.6%,服务业税收占全部税收的比重接近50%;电子商务、现代物流、文化创意、信息服务、会展、金融、体育、养老等新兴业态蓬勃兴起;旅游业保持良好势头,年接待游客连跨3个千万人次台阶,突破6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600亿元,年均分别增长10.9%和14.9%;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农业产业化经营深入推进,高效特色农业、生态农业、休闲农业蓬勃发展。

    五年来,我市始终坚持“以民为本”,全力保障民生,各项社会事业全面推进。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和12%;城镇新增就业每年超过6万余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大学生创业“三级孵化”模式在全省推广;以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为主体的社会保险实现制度全覆盖,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并轨统一;文化惠民工程、精品工程深入实施,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教育、卫生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6个县市区全部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验收,我市荣获“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深入开展;建立棚改绿色通道,累计开工建设保障房项目10余万套(户),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全面铺开;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超额完成扶贫计划;道路交通网络愈加完善,先后实施了青兰高速泰安至东阿段等5条高速公路建设,104国道改建工程建成通车,万官大街等一批市内交通工程加快推进。

      换挡升级 工业发展亮点频频

    康平纳集团“筒子纱数字化自动染色成套技术与装备”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成为我国纺织机械史上第一个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瑞星集团持续进行原料路线改造,粉煤气化项目采用火箭喷射器技术,可使每吨尿素的生产成本降低300元。

    泰邦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凝血因子类新产品开发及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等多个课题获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立项支持,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产品市场占有率为全国第一。

    工业化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一个重要阶段,从某种程度上讲,没有工业化就没有城市化。如今的泰安,传统产业老树开新花,新兴产业风光无限,园区建设热火朝天,一条条高端产业流水线忙碌运转……全市工业增加值从2011年的1037.2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1243.8亿元,年均增长10.5%;主营业务收入、利税、利润分别达到6215亿元、656亿元、427亿元,年均增长11.8%、4.3%和4.2%;输变电装备、汽车及零部件、特色装备、新材料、电子信息等优势和新兴产业,实现产业链条延伸和产品升级换代,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26.9%,年均提高1.4个百分点;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高,265个项目列入省技术创新计划,泰山玻纤和康平纳智能制造、力博重工、圣奥化工等新技术进入高端。

    刚刚过去的2016年,招商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更是令人欢欣鼓舞。截至10月底,全市工业竣工重点项目250个,完成投资360亿元;新开工过亿元项目81个,总投资367亿元;签约项目38个,总投资255亿元;在谈项目44个,计划总投资211亿元。全市工业领域投资增长26.3%,高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13个百分点。新兴产业项目促新动能加快形成。投资20亿元的浪潮云计算中心、35亿元神农智谷大数据产业园等一大批电子信息产业项目,营造我市大数据产业链的聚合孵化效应;投资11亿元的泰邦生物科技园、8亿元的肥城苏博生物医药产业园、山东海天智能纯意念康复机器人研发制造项目等提升我市生物制药行业龙头水平;投资50亿元的华能泰山光伏产业、11.2亿元的新能源箱变研发生产线及投资22亿元完善晶泰星LED光源模组项目将进一步拉长我市新能源产业链条,打造全省光伏产业样板区。技术改造加快产业结构调整。1-9月份,全市在建技改项目634项,累计完成投资508亿元,同比增长17.7%,增速居全省第4位。传统产业升级方面,重点推进20亿元的瑞星功能糖及缓释肥等20个项目建设,项目总投资140亿元。围绕壮大优势产业,重点推进投资20亿元的昆驰重型液力变速箱、8.2亿元的航天特车技改扩规等20个优势产业技改项目建设,总投资110亿元。围绕培植产业集群,抓重点实施的投资8.2亿元的泰开特(超)高压产业化、5.5亿元的大明金属新材料精密深加工等20个项目,总投资80亿元。

    提质增效 农业发展方式加快转变

    农业,民之本,国之基,产业之源,千古不变。

    近年来,我市农业生产坚持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核心,以“提质增效转方式、稳粮增收可持续”为主线,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全市农业农村经济实现了持续健康发展。

    五年来,在广阔的农村土地上,我市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努力提高单产,改善粮食品质,全市秋粮总产153.04万吨,单产516.2公斤,实现双增长;有机蔬菜、泰山茶、食用菌等特色农业大力发展,茶园面积3.8万亩,比去年新增3000亩,全省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达到11个,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达到7个,农业部认定的农产品地理标志总数达到8件;充分发挥财政惠农信贷通等专项资金的作用,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到897家,杞农云商、农村淘宝等电商新型业态也不断涌现。全市新认证无公害农产品5.7万亩、绿色食品6.1万亩、有机食品1.02万亩,总面积分别达到212.9万亩、124.3万亩、37.9万亩。“十二五”期间,全市共组织农业企业参加国际、国家、省级农产品交易会、博览会等展会12期次,签订产品销售合同、协议692个,金额32.83亿元。

    在现代农业大发展的今天,发展方式的转变成为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我市通过深化农村改革,不断创新农业经营体系,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顺利通过省级验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一步发展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规范流转,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

    转型升级 服务业结构更加优化

    2016年,方特、天颐湖、宝泰隆度假区、太阳部落、天乐城、温泉城等景区接待游客584.1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6.5亿元;泰山接待游客573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4.3亿元。也就是说,这几年新上的旅游项目,在一定意义上相当于再造了一座泰山……

    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主战场,近年来,我市在发展服务业上坚持扩大总量规模与提升层次质量并重,加强政策扶持,加大投入力度,强化载体支撑,营造浓厚氛围,转型升级步伐进一步加快,全市服务业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显著增强。我市被省政府通报表扬并授予2015年度全省“服务业发展先进市”称号,这也是我市第6次获此殊荣。

    “十二五”以来,全市服务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到11.2%,高于同期GDP增速1.2个百分点。2015年全市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427.5亿元,同比增长9.9%,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3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3位;占GDP的比重达到45.2%,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占比居全省第5位。2016年1-9月份,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实现1116亿元,同比增长8.0%,高于GDP增速0.9个百分点,占比达到45.4%,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

    近年来,我市服务行业竞相发展,结构层次趋向优化。旅游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态势。围绕“建设中外著名旅游目的地城市”目标,狠抓旅游项目建设和旅游环境优化,不断推进旅游产业总量与发展质量“双提升”,旅游业实现持续健康发展,全市年接待游客突破6000万人次,入选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单,名列中国旅游城市数字资产榜第5位。文化产业集聚效应日益形成。泰山封禅大典、刘老根大舞台、泰山千古情等演艺项目成为泰安文化旅游的新名片。2015年全市共有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东平水浒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1家,省级以上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示范基地达到12家,文化类社会组织达到1260个,“庄户剧团”达到398个。会展业实现突破。泰山国际会展中心投入使用,成功承办第25届国际会展业大会、首届泰山养生养老论坛暨第14届养生养老产业展、2015年秋季(第74届)山东省糖酒商品交易会等国家、省级展会,泰山特色国际会展品牌知名度提升。

    中共泰安市委宣传部主管 泰安日报社主办 地址:泰山大街333号泰安传媒集团22楼 联系电话:0538-6272000 邮编:271000

    中华泰山网 版权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鲁B2-20100031号 鲁ICP备08005495号-1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12377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鲁公网安备 370902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