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个世纪的孝爱坚守

     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商老庄乡八里湾村的一位老人叫王炳兰,她用一生的时间践行着“孝”这个字,70岁的她从年轻时到现在已经52年,先后伺候过婆家的爷爷、奶奶、姑奶奶、公公、婆婆、丈夫6位亲人,年复一年,毫无怨言,始终把照顾、关心、奉养好公婆作为自己为人媳的基本准则,用最普通的行为践行着中华民族敬老尊老、孝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她2014荣登“中国好人榜”、并入选“中国好人365”,荣获山东好人之星。

    一句叮嘱:成就一生孝顺

    时光倒流到1945年,王炳兰出生在汶上县寅寺镇侯口村一个书香家庭。17岁的她,怀着对新生活的向往,与有志青年屈克旺结婚,走进了八里湾。至今,她还记着母亲的叮嘱:“进了屈家门,不孝顺不行,结婚后每天都要给老人倒尿盆呀!”当时,爷爷、奶奶均60多岁,公公因反对“浮夸风”挨斗,从梁山县航运社退职,患上了精神病;婆婆有孕在身忙不过来,照顾爷爷、奶奶的重任落在了她的身上。老人大小便失禁,她不嫌弃,一干就是20年。在王炳兰的精心照料下,爷爷以80高寿、奶奶以84岁离开了人世。去年正月二十四,她的公公又以92岁高龄安详离世。52年来,她先后伺候过婆家的爷爷、奶奶、姑奶奶、公公、婆婆、丈夫6位亲人。 家在戴庙村的姑奶奶双目失明后,因4个儿子闯关东在外,她只好回到娘家暂住。一年多的时间里,姑奶奶走到哪里,王炳兰就把尿盆带到哪里。姑奶奶有个脾气,解手时必须接,没有办法,王炳兰一切照办。姑奶奶生前经常这样讲:“在我的5个孙子媳妇中,您克旺嫂子照顾好,有耐心。”

    厄运不改初衷:52年照顾6位亲人

    在东平湖八里湾大堤王炳兰的家中,一块婆婆娘家人送的《贤孝流芳》牌匾格外引人注目。这是对她的高度评价,这是对她的最高奖赏。一件件难忘的往事,洋溢在字里行间。

    1985年3月的一天,在内蒙古通辽市打渔的屈克旺从货场返回时,正赶上列车正在甩车皮,无鸣笛,躲闪不及被列车轧断了双腿。一封加急电报送到王炳兰手中时,她惊呆了。此时,公婆已经过了花甲之年,丈夫弟兄一人,照顾老人的重任责无旁贷。之后,家庭厄运接连降临这个不幸的家庭。3个儿子中,二儿子于2011年英年早世,三儿子先天残疾没有劳动能力。生活的重担一下子全部压在王炳兰身上。“你走吧,我完了啦!”大难不死的丈夫见到王炳兰第一句话就这样说。王炳兰像打翻了五味瓶,抚摸着他的嘴,故作镇定地说:“有这个就能吃东西!”这一喂就是28年。她连句抱怨也没有,独自支撑起了整个家庭,即使流泪也要背着人,生怕家里人伤心。尽管两位老人行动不方便,丈夫吃、喝、拉、撒全在床上,但王炳兰照样把他们里里外外拾掇得干干净净。凡是去过她家、见过她公婆的人都会惊叹,两位老人90多岁了,干净整洁,面色白净红润,竟比农村许多老人还要好。有人常常开玩笑说:“谁让你把他们照顾这么好,要不怎能活这么久?”王炳兰当成玩笑话没往心里去,她丈夫却把这二十多年来看在眼里,更急在心里,为了减轻家中负担,趁着王炳兰下地干活的时间,他选择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王炳兰伤心欲绝,但她忍痛擦干了自己的眼泪,因为还有两位九十多岁的老人等着她去照顾。婆婆每每思念儿子,王炳兰就握着婆婆的手:“娘,你不在了,就更没人疼我了,你一定要陪着我,生活才有指望。”

    因为有家人,因为有孝道,在苦难面前,王炳兰选择了坚守而不是逃避;在伤痛面前,她默默舔舐自己的内心的伤口却把坚强、乐观、向上的一面展现给亲人,殊不知,她才是那个最需要支持的人。现在,已经70岁的王炳兰仍旧细心地照顾着九十多岁的婆婆。

    至亲至孝:比亲闺女还亲

    谈起嫂子,62岁的大妹妹屈克荣说:“我8岁时,就认识了当时刚定婚的嫂子,再也找不出俺嫂子这样的好人,对待俺爹娘,对待俺哥哥,她比我这亲闺女、亲妹妹还要亲。”?据屈克荣介绍,王炳兰自嫁进门起,从没和老人红过一次脸,说过一句重话,总是有好吃的先给老人,有好穿的先穿老人身上。她哥哥残废以后,嫂子王炳兰从未抱怨过这个家,即使流眼泪也要背着人,怕惹家里人伤心。老人的事情,王炳兰总是亲力亲为,她姊妹俩全都出嫁在外,现在也都六、七十岁了,家里老老少少一大堆。王炳兰只有在外出不放心时,才会主动把她们叫来帮忙替换一下。她父亲年龄大了有点糊涂,精神不太好,有时急了不分缘由就要打人,嫂子王炳兰在跟前挨的最多,从没见她跟老人动过一次手,总是默默地挨着,过后也像没事人一样一句话不提。两位老人年龄大了,上厕所不方便,都是嫂子王炳兰照顾老人解手,从不嫌脏。有一次老父亲病重昏迷,120急救车都来了,医生检查过之后,因老人九十多岁年龄太大,心力衰竭,不适宜长途折腾,建议放弃治疗。只有王炳兰一把抱住医生说:“求求您,给我们拉到医院去治治吧,哪怕治不好再拉回来。”结果,老父亲在嫂子王炳兰的精心照料下,竟然奇迹般的康复出院了,人们都说,是王炳兰的孝心感动了天地,才让老人又活过来了。“没有俺嫂子,俺父母活不到这么大年纪,她做了比亲闺女还亲的事.....”屈克荣说。

    52年来,王炳兰的角色不断变换。从孙子媳妇到儿媳妇,从婆婆到奶奶,从奶奶到老奶奶;如今,她还是90高龄婆婆的儿媳妇,一如既往地尽孝;她还是双目失明18年的婆婆的眼睛,寸步不离。在她的影响下,儿子、儿媳妇、孙子、孙子媳妇、孙女、曾孙等五世同堂加入了书写大爱大孝的行列。

    再苦再难自己担,不给国家添麻烦

    提起王炳兰,商老庄人无一不知,八里湾人没人不夸。八里湾村的张书记告诉记者,如果说夸村里的别人也许会有人有意见,但是夸王炳兰就没有一个人会反对,“她是我们村有名的好心人,在这坝上不知道收留和救助过多少人……”

    大家都对王炳兰由衷的佩服,只要政府有帮扶救助政策,很多村民都不约而同投她的票,希望能给她生活有所帮助。尽管受到村民的普遍称赞,但王炳兰仍旧很谦虚,她始终觉得自己只是在尽自己的本分。自家的生活虽然难,但是王炳兰却不想给国家添麻烦,2013年春节前,县移民局的相关领导曾到王炳兰家慰问,并带去了500元钱,钱虽然不多,但也够一家人过年用的了,但是王炳兰却说:“村里肯定还有比我家更困难的人,他们更需要这些钱,还是拿去给他们吧!”“我这个人没什么本事,没能给国家做什么贡献,但是我也确实不想给国家添麻烦……”  

    年轻时的王炳兰当过赤脚医生,还专门为产妇接生,产妇家人为感谢她送给她毛巾等生活用品都被她一一谢绝;她收留过精神上有问题的孩子,孩子的父母找到孩子对她感激涕零;一个嫁到村里被被婆家赶出家门的东北姑娘在王炳兰家中住了一年多。下湖打鱼的素不相识的人,得知村里有个免费的“停车场”,会把车子停到王炳兰家中的院子里。

    在八里湾大堤,王炳兰虽然没有更多的物质财富,可她过得十分快乐。她是30公里防洪大堤的“保护神”,她是1000余棵杨树的“园丁”,她是数千方防洪物料的“家长”。接过公公的看护接力棒20年来,防洪大堤年年安澜,防洪材料毛发未损。

    “父母恩情重,留下无限情。老来难不易,少年皆可懂。儿女须尽孝,不孝理不容。敬孝做表率,后人看得清。人生竟为啥?最终留个名。”《贤孝流芳》字字珠玑,入木三分,听,东平湖水在为王炳兰鼓掌;看,呵护的杨树为王炳兰编织了花环;她的坚守和责任,正领着你我他,走上人间正途,唱响人间大爱大孝。

    中共泰安市委宣传部主管 泰安日报社主办 地址:泰山大街333号泰安传媒集团22楼 联系电话:0538-6272000 邮编:271000

    中华泰山网 版权所有:Copyright ?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鲁B2-20100031号 鲁ICP备08005495号-1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12377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鲁公网安备 370902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