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国内国际 > 正文
  • 黄朴民:锲而不舍推进中国文化的网络传播

    4月29日,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指导成立并主管的首个全国性社会团体——“中国文化网络传播研究会”在京举行了隆重的成立典礼。在第一次理事大会上,我躬逢其盛,获研究会同仁们的信任,被推举为会长。在倍感荣幸的同时,更觉得这是一种责任,必须以“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心态来对待肩上的义务,以“任重道远、当仁不让”的精神来恪尽应有的职责。

        一、传播中国文化当顺应互联网迅猛发展的时代潮流

    文化是立国之本,民族之魂。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生生不息,弥足珍贵,其丰富的精华,沉淀于历史的长河,而又升华于现代社会,既是延续传统的纽带,又是开创未来的阶梯。它既是依存于经典之内的知识及其体系,也是中国富有鲜活生命力的思想智慧与科学方法,更是蕴涵着为人处世,齐家治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今天,传承与弘扬中国文化,是恢复文化自信的需要,是提高民族文化素质的需要,是提高人文学术创造力的需要,是体现国家文化软实力,争取国际文化话语权的需要,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体落实于国家文化建设事业,构筑社会主义新型文化的需要。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文化建设发表系列重要讲话,特别要求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运用,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为新时期文化传播传承和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近年来,信息化、数字化技术发展之快、覆盖之广,可谓是日新月异,超乎想象。它正全面改变着当今时代人类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对世界文明的更新变化产生着极其深远的影响。就文化的传承和创新而言,利用格局正在发生深刻调整和重大变化,人们、尤其是年轻人已经习惯于通过互联网获取各种信息和文化信息,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信息化手段在保护整合利用文化资源上与传统手段相比,拥有巨大的优势。我们必须顺应时代趋势,不能固步自封,画地为牢,如果满足于传统手段来传播、推广文化,那么就会脱离于社会的现实,滞后于形势的发展,举步难艰,事倍功半。传承与弘扬中国文化的重要性与迫切性,利用当代新技术手段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是同一个事物的正反两面,两者相辅相成,互为促进,共生互补,不可偏废。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文化与网络传播,完全可以有机统一,融为一体。在国家文化建设与网络发展双管齐下、齐头并进的大背景之下,中国文化网络传播研究会的应运而生、亮相登场是势所必然,理有固宜。

        二、致力传承推广中华优秀文化、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近些年来,人们对中国文化的关心有很大的增强,“国学热”的兴起就是一个象征。然而,我们也要看到,这中间也难免鱼龙混杂、泥沙俱下,像提倡幼童戴瓜皮帽、穿小马褂,摇头晃脑读《弟子规》、《神童诗》之类,就很难称得上是重振国学的健康现象。再譬如,网络的发达,信息化程度的提升,为人们获得资讯、开展交流创造了前所未有的便捷条件,极大地丰富和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开拓了人们的视野,促进了社会生活的进步,但是,事物利弊相杂,我们在享受互联网带来的生活新品质同时,也一样面临互联网条件下的诸多困扰与挑战,网络文化的乱象客观存在,网络安全环境相当严峻。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文化网络传播研究会作为一个有担当的民间社团就有责任来自觉守护、传承和彰显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维护国家文化安全。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以文化为载体,在网络空间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为积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网络文化而添砖加瓦。要发挥研究会的智力优势,运用文化的独特魅力,在网络空间广泛传播正能量,为建设清朗网络空间做出自己的积极努力。总之,研究会要利用自己民间组织的身份,基于民族、国家、民众的最高利益,发出自己的声音,发挥自己的影响,服务于社会,贡献于当下。毫无疑问,研究会在这方面是大有可为的。

        三、秉承开门办会,广聚各方人才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开门办会,兼容并包,广聚人才,优势互补,是研究会保持勃勃生机,兴旺发达的重要前提。

    窃以为,研究会在办会过程中,不能出现“文人相轻”、孤芳自赏的问题,要广泛团结同行,广招朋友,开诚布公,集思广益,精诚合作,取长补短,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肝胆相照,齐心协力。应该说,研究会成立伊始,在这方面已有一个良好的开端:300位各界人士入会,这些人士来自社会各界别,包括:学术界、文化界、教育界、网络界、传媒界、企业界。再如,研究会的领导层,也充分体现为多元性与综合性,会长、副会长人员中,有高校从事中国文化研究的学者,有文化管理部门有学术素养又有管理能力的领导人士,有从事经典研究的教授,也有从事国艺传承的文化名流。这对于研究会的建设与发展,无疑是不无裨益的。当然,这仅仅是开始,今后要更广泛地吸引人才、团结人才,将研究会真正打造成一个面向全体学术文化界、全体网络传媒界的公众平台。同时,在文化观念上,也要确立“大文化”、“大国学”的理念。不要将传统“文化”单纯局囿于“形而上”的经典释读,要超越“儒学”或“经、史、子、集”的樊篱,将国艺、国术、非物质文化遗产、少数民族文化也视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内涵。从而使文化的传承与弘扬、网络的利用和拓展沿着健康的轨道顺利进行。

    需要指出的是,这种开放,并非无原则,这个原则,就是认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认同中华文化这一共同纽带。而且,在研究会的扩容过程中,也要注意循序渐进,稳妥扎实,明白“多则惑,少则明”的奥妙,不为单纯追求数量而降低质量、降低品格。

        四、自强,而后做强做大

    孙子说“先为不可胜”、“胜兵先胜而后求战”。研究会能否在成立后顺利发展,实现创会的初衷,关键在于自身建设能搞好,做大做强自己。否则,最美好的理想,最伟大的目标,也是海市蜃楼、画饼充饥。所以,研究会要将加强自身的能力建设、提升研究会品质作为当务之急,重中之重。现在社会上各类学会组织可谓多如过江之鲫,有的办得有声有色,风生水起,有的则不如人意、销声匿迹。我们要学习借鉴成功的兄弟学会的经验,避免重蹈不成功者的覆辙。窃以为,要办好一个研究会,要从4 个方面加强自身建设:

    一是要找到正确的定位,能真正发挥社团组织在当今社会生活中的独特作用。这种自身优势,突出表现在:其一,要发挥好智库作用。注重调研,掌握第一手信息,对文化建设尤其是网络传播的发展趋势作出正确的预测,提出合理的建议,为有关部门的决策提供有益的帮助。其二,能起到引领网络方向、清朗网络环境的作用。引导互联网行业从业人员提高文化修养,恪守职业道德,强化职业操守,建设网络文明。其三,能起到民间推动中国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的作用。积极参与文化和互联网领域的国际交流合作,更好地向国际社会传递中国声音、树立中国形象。其四是要发挥沟通“两岸四地”和海外华侨华人的作用,为促进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贡献力量。

    二是要注意解决好文化与网络两者的关系。中国文化的弘扬,网络传播的运行,毕竟是两个不同的领域,如果不能妥善处理好,就容易成为两张皮,成为水与油两不交融,所以,对研究会来说,这也是一个挑战。当然,尽管困难,但也不是不可逾越的障碍。中国人民大学陈雨露校长在研究会成立大会上致辞中的一段话富有启发性:中国文化与网络传播两者之间存在着一种“体”“用”关系,文化为体、网络为用,应该做到体用结合,将中华文化的精华更好的普及于社会、作用于当今,影响于民众,传播于世界。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界。

    三是要注重制度建设,要在筹备阶段建立的各项内部管理制度和组织架构的基础上,根据研究会成立后实际运行情况,不断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健全组织架构,尤其要加强对协会负责人以及内设机构的纪律约束,确保他们严格按照协会的章程依法依规开展活动。

    四是要加强队伍建设,根据研究会的性质和网络传播需要,尽可能吸纳更多的文案、策划、筹资、宣传、评论等各类专业人士参与研究会的工作,既需要有“仰望星空”,能战略运筹的人士加盟,更需要有“脚踏大地”,能战术操作的人士入伙,从而赢得行业地位。

    (黄朴民系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馆长、教授,中国文化网络传播研究会首任会长)

    中共泰安市委宣传部主管 泰安日报社主办 地址:泰山大街333号泰安传媒集团22楼 联系电话:0538-6272000 邮编:271000

    中华泰山网 版权所有:Copyright ?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鲁B2-20100031号 鲁ICP备08005495号-1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12377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鲁公网安备 370902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