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女汉子、800亩良田 土地流转造就全国种粮大户

    中华泰山网记者 刘小东

    “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村人,就是种地出身,种一亩地是种,种几百亩地也是种。多种点不用出去打工,还能把别人外出打工流转的土地利用起来,回报社会,我觉得现在的生活很适合我。”不久前,泰安宁阳县东疏镇大伯集村农民李金凤被评为全国种粮大户。从2009年开始尝试承包土地种粮到现在,李金凤从一个普通农户,发展到了现在种植800亩田地的种粮大户,是当之无愧的种粮女英雄、田间“女人花”。

    摸索种粮积少成多33亩变800

    1965年出生的李金凤一直生活在农村,一辈子都在跟种粮打交道。李金凤告诉记者,2009年,她跟丈夫戴连奎承包了33亩田地,开始尝试大规模种粮。“原先家里只有两亩左右的粮食地,也没想过要承包地。后来村里的人都外出打工了,我们家里孩子还小,出不去,就想多种点地,就承包了一些地开始尝试”,李金凤说。

    2010年,李金凤一家开始摸索种粮经验,跟着有经验的人学习管理、耕种,慢慢地,承包的土地越来越多。“2010年的时候村里有几户人家不想种地了,我们就把地承包了过来,2011年承包的地有100来亩,2012年达到200亩左右,2013年扩展到400多亩,到2014年承包的地达到了800多亩。就这样,我和家人边种粮边承包,扩大种地范围,才有了今天的种粮大户。”

    “种地的人都知道,每个时间都有每个时间需要做的事情,把握不准就容易出现一些意外,影响产量,原先只有自己家里的两亩地还好说,后来承包的田地一多就更忙不过来了。”谈及最初承包土地种粮食的时候,李金凤表示很累但也很开心,33亩的田地和现在比起来很少,但却让她与丈夫戴连奎下了很大力气去种植、管理、维护。

    机械化种粮  农艺师到田间指导

    李金凤告诉记者,能成为种粮大户,除了自己与家人的努力,还离不开先进的技术。随着种粮面积的增多,李金凤跟丈夫戴连奎开始购进小麦收割机、玉米联合收割机等机械,在2013年实现了机械化管理。“种的地多了,管理不过来,尤其是麦季和秋收的时候,买了机械,也能提高效率”,李金凤说。

    种的地多了,总会有忙不过来的时候。2014年9月,那已是秋收后期,眼看着金灿灿的玉米即将收获,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夹杂着大风席卷而来,近400亩玉米倒在了地里。由于地面较湿,玉米收获机械进不了田地,只能雇人用手掰,可当时家家户户都在忙秋收,“当时是村委会帮忙找来了三十余人,掰了7天才掰完”,李金凤说。为管理好这么大面积的田地,李金凤专门雇佣了六七位帮手负责日常的工作,当遇到麦收和秋收农忙时,雇佣的人数能达到二三十人左右。

    李金凤种的粮食多了,也吸引来了退休的农业局老专家。“尹承昌老师是县里农业局退休的农艺师,经常到我承包的田地里查看庄稼长势,什么时候该浇水了,什么时候该喷农药了,都会提醒我。有这么一个农艺专家天天来看田地,省去了不少麻烦。”

    久干成能手 从普通农民变种粮“专家”

    种粮时间长了,李金凤与丈夫戴连奎都成为了种粮专家,什么时候浇水,什么时候除草、打农药,张口就来。“小麦和玉米每年都要打三次农药,小麦拔节的时候需要治蚜虫,花粉期需要促壮,灌浆期需要防倒伏;玉米两到三叶的时候需要治蚜虫和布袋虫,八到九个叶的时候需要抗倒伏,到了喇叭期还需要防虫。”

    李金凤带记者到自己的田地查看冬季里的麦苗,熟练介绍着麦子从播种到收获一系列需要注意和避免的事项。回到田地里李金凤话明显多了起来,“在我看来,种地不仅仅需要经验和技术,更需要的是一份坚持和努力。”被问起种粮的经验时,获得“全国种粮大户”荣誉的李金凤腼腆地笑了。李金凤表示,种地这事不能靠天,因为天气说不准,只有靠自己的辛勤努力和实践形成的较硬的种植技术,才能真正实现粮食的连年丰收,“你不坑地,地不坑你,最大的窍门就是早防早治。”正是李金凤的努力与探索,2014年12月,获得了“全国种粮大户”的荣誉称号。

    种的粮食多了,李金凤与丈夫戴连奎也考虑起了产业链。2014年年初,戴连奎购进了20头母猪,准备发展养猪。“粮食可以用来喂猪,猪粪又能作为庄稼的肥料”,戴连奎告诉记者,现在已经有一百多头猪,今年想要发展到50头母猪。另外,夫妇俩还准备继续扩大种植规模。除了种粮和养猪,李金凤还想再上一台粮食烘干塔,建个厂房,搞粮食深加工,不只做个种粮人。

    致富不忘乡亲 自费打井助人浇地

    麦季和秋收是李金凤最辛苦的一段时间,尤其是秋收,连着一个月每天都只能睡两三个小时,一天到晚也顾不上吃饭。但李金凤觉得这些年一直种粮食,越干越有盼头、有希望,从没有想过放弃。

    五年的辛勤劳作换来了回报,2014年,李金凤的800亩田地大丰收,小麦每亩收了1300多斤,玉米每亩收了又1500多斤,平均每亩地比往年多赚200多元。“牛马年好种田,预计2015年也是个丰收年”,戴连奎说。随着种粮面积的扩大,李金凤一家的生活也越来越好。“以前家里只有两亩粮食地,经济条件不好,也想过要不要出去打工。但承包的地越来越多,条件也越来越好,不仅是种地养猪,还跟烟农合作开了店面卖化肥、农药等,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李金凤说。

    致富的同时,李金凤没有忘记乡里乡亲。李金凤承包的一片土地附近有一口井,井周围有不少农家在附近种地,但因年久干旱缺水,自家及周围村民都无法浇地,后来李金凤自己投资打了一眼井,解决了浇地难的问题,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李金凤一家真的很热心,有一些家庭情况困难的他们总是尽力帮助,真是要给他们夫妇俩点赞了。”村民赵先生说。

    “我经常跟我对象说,我们致富之后不能忘了支持过我们的老少爷们,尤其是现在有这个条件了就更需要做点什么。”李金凤说,在个人致富的同时,她还热心关注公益事业,村里修建道路、学校的改建她都积极捐款,还常年帮助本村的孤寡老人,用自己家里的农用机械义务帮助本村村民收割。

    李金凤能承包800多亩土地,源于她的坚持,也源于土地流转政策的实施。记者从宁阳县经管办了解到,宁阳县从2012年开始大规模土地流转,“之前陆陆续续也有过,但都是小规模的。”宁阳县经管办工作人员介绍,截止到目前,全县共545个村64861户农户进行了流转,流转面积35.2万亩。李金凤所在的大伯集村,有土地4000多亩,她承包的800亩占了五分之一,除了土地流转的,也有村民外出打工自愿将土地承包给她的。

    中共泰安市委宣传部主管 泰安日报社主办 地址:泰山大街333号泰安传媒集团22楼 联系电话:0538-6272000 邮编:271000

    中华泰山网 版权所有:Copyright ?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鲁B2-20100031号 鲁ICP备08005495号-1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12377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鲁公网安备 370902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