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若我泼墨,能否描绘宁静的桃花源?

    若我泼墨,能否描绘宁静的桃花源?若我冥想,能否再见繁华的卧虎城?

    ——题记 

    卧虎城,在解放前是肥城县城的别称,始建于明代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因其形状酷似平川卧虎而得名。 

    城 市古称城池,是城墙和护城河(城壕)围合的生命活体。古人运用仿生学原理,遵循“相土尝水、法人象地”原则,建造了一座座独具特色、形灵兼备的城池。在我 国就有苏州、杞县、睢县城这样的乌龟型城,泉州的鲤鱼城,开封的卧牛城等,此外,古代城池还有做成牛眼形、金鸡抱卵形、雁阵形、八卦形等等,不一而足。城 市有各自的体形气质、灵魂个性,高度实现了自然环境与历史文化天时地利人和的完美统一。 

    我 市古城镇起源较早,历史悠久。远自新石器时期,人类即繁衍生息于此。位于老城镇北坛村南的北坛大汶口文化遗址,南北约400米,东西约300米,文化层堆 积约1~3米。1973年的整地运动中,陆续出土了大量的石器、陶器、骨器、玉器及青铜器、铁器等。春秋时期,膏腴之地汶阳即成为齐鲁两国必争之地,并出 现了鲁国公子羽父的食邑古城,以及十二连城和锁鲁城等古城池,这些都奠定了肥城城镇建设的基础。

    史册上的卧虎城 

    肥城西汉始置县,二千二百多年来,县境或为郡、或为县、或为镇,历代沿革。据《山东通志》记载:肥城县旧为辛寨镇,旧城在县西,元至元十二年(公元 1275年)置今治。本土城,监肥城抹汉所筑。周六里一百步,高一丈五尺,厚一丈。池阔一丈,深七尺。二门,南门曰文安,北门曰武定。明永乐年间,东北二 隅为河水所啮,随缺修筑。明成化五年(公元1469年),知县林廷庸增筑月城,建门楼。明万历二十二年(公元1594年),知县马经纶始以石。 

    从 这段史料可以看出肥城的战略地位,它北控省会济南,东至五岳之尊的泰山,南下运河之都济宁,成为鲁中一个重要门户,是名符其实的“官马大道”。中国的国都 或西或北,但历代皇帝封禅泰山,都免不了要经过肥城,境内至今仍留有“安驾庄”、“护驾院”等地名,据说,王瓜店镇黄叶村村名,就是康熙皇帝御口所赐。 

    在卧虎城的形成过程中,有两个人功不可没,一个是元朝平阴达鲁花赤赵珪,另一个则是明朝肥城知县马经纶。 

    据《元史•地理志》、《元抹汉遗爱碑记》记载,至元十二年,平阴达鲁花赤赵珪(即前文“抹汉”)因运赋不便,奏闻朝廷,改辛寨镇为邑置,复置肥城县。并割平阴五镇四乡属肥城,在辛寨东北筑县城(即今肥城老城)。 

    达 鲁花赤为元朝官名,亦做“答鲁合臣”、“达鲁噶齐”,蒙古语意为“镇守者”,相当于突厥语的“巴思哈”,在波斯语中则译为“沙黑纳”,汉文文献也称 “监”,是所在地方、军队和官衙的最大监治长官。由于达鲁花赤一职只能由蒙古人担任,所以,赵珪应该是蒙古人改的汉名,具体事例已不可考。 

    而真正让肥城名声大噪的,却是明朝知县马经纶。 

    马经纶(1562—1605)字主一,号诚所,通州人。少时聪敏好学,17岁为州庠生。明万历十三年(1585)中举。十七年(1589)考取进士,任肥城知县,并将《仁赠编》(历代先达治政言论集)带至任所,作为治县参考依据。 

    上任伊始,马经纶即以召募代替徭役,以赋税盈余充作应缴税粮,减轻当地百姓较多负担。他还大力兴办教育,择址创建“至道书院”,教授并考查士民。马经纶在任6年,为民众办了不少好事,政绩显著,于万历二十三年(1595)升任监察御史。 

    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马经纶组织民众改砖墙为石砌城垣。修建的石城,南北长约1250米,东西宽约750米。东门一段城墙为弧形,城墙西北角 为锯齿形。城东南角建有角楼,城墙呈梯形状,外斜内直,顶宽约9米,底宽约11米,高11米,外用青石条砌成,计33层,层厚约0.27米,粗细加工后层 层相平,用乱石、石灰加黑矾捣固衬内,再用灰土分层夯实,城墙顶部,外椽用长约0.9米、宽0.4米的青条石平铺,外伸0.3米,上用长0.3米、宽 0.15米、厚0.07米的青砖砌成垛口,垛口间留有箭孔。此城东门有形不开,西门无形,城门上端建有门楼,突出城墙10余米,形成瓮城。城门系木质铁皮 黑漆大门,用铁钉铆合。护城河绕城一周,池阔一丈、深七尺,护城河距城墙10~30米不等。 

    这座石城的坚固经历了战火的检验,侵华日军曾经用山炮轰击南城墙,炮弹打上去,也仅仅是崩出不到十厘米深的痕迹。建筑城墙所用的石料,据说取自现在新城办事处的巧山一带。当时那里并不叫巧山,随着城墙的建筑完工,那座山刚好被夷成平地,人们便依此称之为巧山。

    记忆里的卧虎城 

    生 于1928年的李明义,一辈子都没离开过这片土地,在卧虎城的城墙内生活了二十多年。历史的变迁湮没了那片古城墙,但李明义对这座古城的思念却与日俱增。 退休后的他,凭着记忆,历时一年多,精心制作了卧虎城模型,基本展现了卧虎城昔年的壮观景象,制作工艺精湛,其艺术价值弥足珍贵。 

    据李明义介绍,卧虎城城墙用青石条砌成,阳光照耀下,泛出玉石的色彩,所以又被称为“玉城”。“玉城这个说法,在江南地区都很有名,”李明义说,“曾经有两个湖南籍的解放军,专门从仪阳乡驻地跑来看,听说卧虎城已经不存在了,很是失望。” 

    李明义当时住在卧虎城东南角城墙根下,幼年的李明义经常爬上城墙放风筝。城西北方有一片桃园,李明义说,“站在城墙上往下看,一大片娇艳的桃花煞是惹人喜爱,这里才是正宗的肥桃哩。” 

    城内有一条南北大街,称为霸王街,与城内分设的三条东西向的横街组成了一个“王字”形,道路俱是用青石板铺成。那时的街上已经有了路灯,每条街都有街长,负责这条路上的公用设施维护。 

    霸王街是卧虎城的主干街道,街上有几座牌坊,第一个十字路口建有四牌楼(也称四隅首),木柱支撑,重檐斗拱,四角飞翘,青瓦复盖,气势雄伟,当清晨的第 一缕霞光映在上面时,真是金壁辉煌,赏心悦目。此外,较出色的还有“龙章奕世坊”、“敕赠坊”、“柱史坊”、“飞舄乘骢坊”、“谏议坊”等。 

    街上店铺林立,恒聚昌的糕点、玉泉居的酱菜、杏花村和恒益成的酒,在当时都很有名。其中,恒益成酒坊在1950年被改造成肥城县酒厂。霸王街路西、南门里第一条东西路上还有一座当时比较大的酒楼怡园饭店,明窗净几,客来客往,但一般人家却是吃不起的。 

    县衙东北建有六角亭,称瞻岱亭。据说此亭向东可观泰山雄姿,初建于元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城内还有文庙、武庙、城隍庙、有子庙、左丘祠、吕祖坛等庙宇,“城隍庙里那座神像还能动哩,”李明义说,“一按神像膝盖,城隍爷就能站起来。” 

    当年的卧虎城,南北两门外都有庙会,相当于现在的物资交流大会,南门外庙会在每年的三月份左右,北关庙会则是四月十八。每到庙会来临,济宁泰安等地的客商云集,唱戏的、杂耍的,好不热闹。 

    刀光剑影黯淡下去,鼓角争鸣也渐渐远去,卧虎城故城也掩埋在了历史的长河中,但那片城以及这城里的故事,一代一代的流传在乡间传说中,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依然踏着坚定的脚步向前行进。

    中共泰安市委宣传部主管 泰安日报社主办 地址:泰山大街333号泰安传媒集团22楼 联系电话:0538-6272000 邮编:271000

    中华泰山网 版权所有:Copyright ?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鲁B2-20100031号 鲁ICP备08005495号-1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12377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鲁公网安备 370902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