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民俗风 > 遗产 > 正文
  • 曲儿小,腔儿大 泰山(张氏)唢呐传承百余年

    中华泰山网记者 刘小东

    一个世纪前,泰山张氏唢呐第一代艺人张连生到河北拜师学艺,并游走江湖,博采众家唢呐之长,创立了张氏唢呐。经过百年多的传承,如今,泰山张氏唢呐已经有了第四代传承人——张洪伟。“张家班”的乐器也从最初的大小唢呐、竹笛、笙的简单组合,发展到了今天的唢呐、笙、板胡、竹笛、云锣、小钗、电子琴等多种乐器融合;形式从最初的单一的表演,演变成了今天的吹拉弹唱样样行。

    取众家之长 创建张氏唢呐

    据了解,泰山张氏唢呐始于清末,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张氏唢呐发源地位于泰山南麓、牟汶河北岸的泰山区邱家店镇后旧县村。张氏唢呐具有高亢明亮、音色优美、技巧丰富、曲目多样、观赏性高的特点,在泰山周边、汶河两岸具有很大的影响力,深得人们喜爱。

    清末,张氏唢呐第一代艺人张连生到直隶省(今河北省)拜师学艺,后四处走江湖博彩中原唢呐众家之长,在家乡后旧县村创立了“张家班”,不仅能吹奏,还能演唱各种戏曲。同时张连生不仅自己糊口营生,还广授弟子,经过十几年经营,“张家班”在四里八乡打出了名号。民国时期,张氏唢呐第二代传人张悦泉、张悦兴、张悦广兄弟三人继续学习唢呐,创作出了反映劳动人民的疾苦的歌谣和戏曲。解放后,张氏唢呐第三代传人张西荣、张西忠、张西恒等成为公社文艺宣传队的骨干成员,后重建“张家班”,并把唢呐吹奏技巧传给了下一代。文革时期,张氏唢呐也受到了影响,不能公开表演,但张氏传人并没有放弃对唢呐的热爱,一直坚持练习,直到文革后张氏唢呐又“重见天日”。

    张氏唢呐第四代传人张洪伟从小学习唢呐、戏曲,2003年,张洪伟辞去工作,回家执掌“张家班”,开始了将张氏唢呐承接传承、发扬光大的事业。

    学习乐理 古老唢呐变专业唢呐

    张洪伟告诉记者,张氏唢呐从第一代到第三代的传人都没有系统学习过音乐乐器,都是靠耳朵听,然后吹奏出音乐来。到了第四代传人张洪伟这儿,不仅从小跟父亲张西忠学习唢呐,还到泰安师范音乐专业、江西武警指挥学院文工团学习乐理知识,将古老的唢呐演奏方式变成了今天的专业唢呐。

    张洪伟不仅是系统学习了乐理知识,还利用知识将中西音乐结合,在“张家班”中加入了电子琴、云锣等多种乐器,仍旧以唢呐为主的同时,丰富了音乐形式。在“张家班”的表演乐器中,唢呐占了绝大部分,其中有两个唢呐是第一代艺人张连生留下的,铜质的唢呐虽已生锈,但仍旧能吹奏出动人的声音。

    张洪伟介绍,作为唢呐的发音器官,哨片是最重要的部分,制作哨片的材料是芦苇,这些芦苇来自河南、莱芜、济宁、新泰等地,要求很高。“市场上也有哨片,但不一定适合我们”,为保持吹奏效果,张氏唢呐所用的哨片都是张洪伟自己制作,制作方式也从以前的棉线固定变成了今天的钢丝定型,制作一个哨片用的时间不长,但制作过程很讲究,步骤一个也不能少,一个哨片大约能正常使用十几天。

    吹拉弹唱 样样精通的唢呐传人

    作为系统学习过乐理的张氏唢呐传人,张洪伟不仅擅长吹奏唢呐,还精通笙、电子琴、竹笛、板胡等多种乐器。在文工团待过的张洪伟还擅长说相声、唱戏、美声、流行音乐等,可谓是吹拉弹唱样样行的全能人才。

    “虽然是张氏唢呐,但表演时还需要其他的乐器配合,多学些乐器,表演时万一某个人有事来不了,还可以顶上”,张洪伟说。张洪伟从六岁就开始学习唢呐,在家庭环境的影响下,非常热爱唢呐,“唢呐需要下功夫学,一般学的快的半年左右就能吹出曲子表演,但要真正的上台表演,没有十年八年的功夫是不行的。”

    除了吹拉弹唱,张洪伟还有自己的绝活,同时吹奏两支唢呐、用鼻子吹唢呐、鼻子里塞六根钢钉吹唢呐,这些都是张洪伟多年练习的成果。在张洪伟的努力下,“张家班”的唢呐声传遍了十里八乡,泰山周围十余个乡镇、百余村的婚丧嫁娶上,经常会响起“张家班”的《百鸟朝凤》、《一枝花》、《万年欢》等曲目。

    张氏唢呐具有“吹”、“演”、“唱”、“绝”四项内容,“吹”即吹奏唢呐,主要曲目有《百鸟朝凤》、《一枝花》、《万年欢》、《二龙吐须》、《打枣》、《慢开门》等,“演”即表演魔术、杂技等项目,“唱”即唱《穆桂英挂帅》等豫剧曲目,“绝”即表演钢钉穿鼻吹唢呐等绝活。

    代代传承 渴望将唢呐推上大舞台

    到张洪伟这儿,泰山张氏唢呐已经传承到了第四代,为了将唢呐传承下去,张洪伟的父亲收了几个徒弟,张洪伟也对6岁的儿子开始了唢呐启蒙教育。在传承张氏唢呐的同时,张洪伟希望能够将张氏唢呐推上大舞台。

    张氏唢呐是家族传承的民间艺术,从第三代传人张西忠起,打破了传男不传女的传统,现在张洪伟的堂妹张丽也是“张家班”的一员,精通唢呐、笙等乐器。打破传统后,在张家,除了女婿、媳妇,只要是姓张的,都会吹奏唢呐。

    唢呐是农村红白喜事的重要内容,有利于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教化民众,弘扬传统的民俗乡风。作为民间艺术,张氏唢呐有四个口号,“传承古老文化,弘扬民间艺术,服务千家万户,方便乡里乡亲”。2012年年底,张氏唢呐成功申报泰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申遗成功提高了张氏唢呐的知名度,之后张洪伟带领“张家班”走出泰安,去过济南、潍坊等地表演。

    张洪伟希望唢呐能够走出农村,在大舞台上展示;将纯粹的民间艺术推向专业表演;将唢呐的演奏方式逐渐推向专业化。在探索唢呐吹奏方式的同时,张洪伟还自己创作了不少适用于民间现实生活的曲调,丰富了张氏唢呐的表演内容。

    中共泰安市委宣传部主管 泰安日报社主办 地址:泰山大街333号泰安传媒集团22楼 联系电话:0538-6272000 邮编:271000

    中华泰山网 版权所有:Copyright ?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鲁B2-20100031号 鲁ICP备08005495号-1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12377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鲁公网安备 370902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