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谁掬沧海波 濯此青嶙峋——赵执信与泰山

    洪昇《长生殿》演剧之祸,实肇自赵执信。这位小于洪昇十七岁的忘年挚友,当时正仕途得意,入仕七年,已升至右春坊善赞,兼翰林院检讨。但他几乎注定是一名悲剧人物:作为才高位显的年轻士子,浮身宦海,却不懂官场险恶,胸无城府,口无禁忌,恃才傲物,简狂不羁,屡屡得罪权贵与小人而不自知,终于导致以“国恤观剧”罪名革职,以二十八岁之龄放迹山林,终身未再复出。他的家乡属泰山山脉,使他得以长期来往于泰山,登临纵览,徜徉流连,写下了一批有关泰山的诗文。

    赵执信(1662—1774),字伸符,号秋谷,晚号饴山,或饴山老人,更字澹修,亦号无想道人。家乡山东益都县颜神镇,雍正十二年改为博山县(今淄博市博山区)。曾祖赵振业,明天启乙丑进士,官至监察御史,入清后曾任山西、江南两布政司参议。父赵作肱,字翼邻,号扶乡,增生。执信岳父是内秘书院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孙廷诠的长子,岳母是刑部尚书王士祯的从妹。他既是孙廷诠的孙婿,又是王士祯的甥婿。在这样的家族环境中,执信自幼受到良好教育,九岁提笔为文,辄以奇语惊里中名士。康熙十四年(1675)以十四岁补博士弟子,康熙十七年(1678)举乡试第二名,次年中进士,十九年(1680)选翰林院庶吉士,次年授翰林院编修。康熙二十三年(1684)充山西乡试考官,康熙二十五年(1686)迁右春坊善赞,兼翰林院检讨,充《明史》纂修官,兼予修《大清会典》。

    与当时一批富有才华的士子,如洪昇等人相比,赵执信可谓仁途得志,前程不可限量,《长生殿》之祸却正发生在此时。赵执信本不善官场逢迎,趋炎附势,加之恃才傲物,颇负狂名,早已孕育下悲剧的种子。山东学政黄叔琳称其:“朝贵皆愿纳交,而先生性傲岸,耻有所依附,落落如也。故才益著,望益高,忌者亦益多”(《赵执信墓表》)。王应奎《柳南随笔》载:“康熙丁卯、戊辰间,京师梨园子弟以内聚班为第一。《长生殿》传奇初成,授内聚班演之。圣祖览之称善,赐优人白金二十两,且向诸王称之。于是诸亲王及阁部大臣,凡有宴会必演此剧;而缠头之赏悉如御赐,先后所获殆不赀,内聚班优人因告于洪曰:赖君新制,吾辈获赏赐多矣。请开筵为君寿,而即演是剧以侑觞,凡君所交游当延之俱来。乃择日大会于生公园。名流之在都下者悉为罗致,而不及吾邑赵星瞻征介。时赵馆给谏王某所(按王某即黄某,盖谓黄六鸿也),乃言于王,促之入奏。谓是日系皇太后忌辰,设宴张乐为‘大不敬’,请按律治罪。上览其奏,命下刑部狱。凡士大夫及诸生除名者几五十人。”这场祸事的实质,一是《长生殿》所写兴亡之感,触怒了康熙,但又不便直言,只能借题发挥;二是以徐乾学为首的南党与以明珠为首的北党互相倾轧,排斥异已。两种原因绞在一起,就有了这样一场惨祸。被革职除籍者,除了赵执信、洪昇以外,还有翰林院侍读学士朱典、侍读李澄中、台湾知府翁世庸、太学生查嗣琏、陈奕培、徐嘉炎、史金跸等人。

    在这场斗争中,赵执信表现了过人的胆气和宁为玉碎、矢志不移的品质,事件发生之后,他所罪责全部承担起来:“余至考功,一身任之”(《怀旧集·洪升》)。刑部官员索取关于洪昇的口供时,赵执信断然拒绝,索要贿赂,赵置之不理。这种勇气和傲骨,在当时确乎罕见。他拒绝再仕,态度决绝而又彻底。他从罢官后到八十三岁逝去,五十五年中一直未再涉是官场。

    二       从削职返乡到六十三岁,是赵执信的漫游和家居时期。他的漫游,不只是为了游山玩水,探奇觅胜,更是为了开拓胸襟,排遣郁闷,寻得精神慰籍。其中从他现存诗文中,可见有四次泰山之行。第一次是在康熙三十五年(1696)。是年秋,开始了他的首次南游,也是他一生中最长的游历。他把泰山作为此行的起点,有五古长诗《泰山下作》:

    昨行泰山东,白云蓊天门。

    但疑霄汉近,岂谓冈峦尊。

    今晨路南转,北面朝丈人。

    秋风生西极,万里开朝暾。

    披豁盛大容,摆簸雷雨痕。

    洗然耳目前,赫矣神灵存。

    两观耀日月,指顾引越秦。

    三溪郁参差,秀色相吐吞。

    左映万碧瓦,松柏晴犹昏。

    禅亭久芜没,辇道方增新。

    右拥千寻壁,瀑布悬天绅。

    冉冉水帘垂,一一白鹤训。

    喷薄冰玉碎,腾攫蛟龙伸。

    谁掬沧海波,濯此青嶙峋。

    匡庐抱银河,失意空南奔。

    眇兹峄与蒙,亭亭复云云。

    我如蓬橤士,意外睹九阍。

    崴嵬但睨视,虎豹无轻嗔。

    平生几   屐,咫尺惭逡巡。

    终当结茅字,长与神房邻。

    从泰山至东阿,沿运河南下,横渡黄河、长江,到杭州,然后沿钱塘江上溯,入鄱阳湖,到达南昌,经大庚岭,入北江,到达广州,最后沿东江,过岐岭,于年底到达潮州。第二年春,从潮州沿原道北返,于五月间回到家乡。这次壮游,饱览了南国风光景物,会见了许多友人。往返过杭州,两见洪升。在广州,见到著名诗人陈恭尹。陈为赵《观海集》写了序言,赵亦应邀为陈《独漉堂诗集》作序。此行还晤老友阎若璩,同年张克嶷以及朱彝尊、查慎行、徐等。这次壮游的诗篇,赵执信编为《鼓枻集》,含有离开浊世,“鼓枻而去”之意。

    第二次泰山之行在康熙四十一年(1702)。是年暮春,赵执信动身南行,先至泰山,有泰山诗两首。《暮春泰山道中遇雨》:

    余寒和晓色,客路转氤氲。

    五汶入春雨,千山行岱云。

    尘消容马健,绿净向天分。

    未拟成归梦,今宵遮莫闻。

    《晚晴过泰山下》:

    烟披岳麓翠帷张,雨浥春畴细草香。

    人带断霞过小渡,鸟冲飞絮入斜阳。

    鞭丝帽影垂垂远,日观天门望望长。

    岭半桃花陇头麦,肯输物色与江乡。

    从泰山到东平湖泛舟南下,经济宁、清江浦、到苏州,登金山。朱彝  尊等招吴中诸名士与之宴集,拜晤同年友人沈朝初、杨大鹤等。转过岁末,他便从青江浦出发,入河南,赴天津访友去了。

    第三次过泰山,是康熙五十九年(1720)十一月至雍正二年(1724)冬的苏州之游。这是赵执信旅游时间最长的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与往常只身出游不同,此次是携家南下,以躲避山东旱荒。仲冬南发,夜宿徂徕山下,闻说官军扰民,甚于盗匪,乃有《村宿书所闻》:

    寒冬收日荒村闭,客子到门犬迎吠。

    主人为我扫藜床,炊烟满家灯火细。

    入夜凄凄起柝声,为言安卧不须惊。

    明朝日出呼鞭辔,官长新来禁早行。

    门前西望山重叠,徂徕嵯峨岱宗接。

    昔为竹溪逸人居,今是绿林豪客穴。

    深秋屡出横官路,赤羽霜铤不知数。

    不搜钱帛但争盐,似与行商旧有嫌。

    兵盗相寻几时了,从此行人恐难保。

    忧心潜诉向皇天,但愿来年春事好。

    主人勿言伤我情,故园积旱秋未耕。

    而今远客魂营营,已历三冬过半睛。

    闻道江南饶雨雪,前途应见麦青青。

    次晓南行,经过嶅山,有《嶅阳店》诗。

    溪浅林荒路转生,午鸡唤客入村行。

    泰山东下山无数,只有嶅峰解送迎。

    南至蒙阴,渡沂水,过淮安,抵扬州,渡长江,到达苏州,已是岁末了。

    赵执信此游本为躲避旱荒,未想来到苏州,却遇上连年旱灾,使他进退两难。为了维持一家人的生活,他不得不写字卖钱,所得无几,还得依靠门生帮助和亲戚接济。在这种情况下,冯躬暨告诉他有了复官机会,他坚决拒绝再仕。这四年中,他的诗风为之大变,描写自然景物和闲适生活的作品少了,反映人民苦难,揭露统治阶级罪行的诗多了,创作出一批《村宿书所闻》等现实主义名篇。他在《后妃蝗》里,劝说蝗虫不要吃农民的庄嫁,最好到达官贵人那里去安家落户:“蝗乎,且莫殚我谷。告尔善地栖尔族:一为催科大吏堂,一为长安贵人屋。”他在《氓入城行》中写道:“官私计尽生路无,不如却就城中死”,揭示了官逼民反的真理,肯定了农民暴动反抗的合理性、正义性,成为他诗歌创作中最为光辉的篇章。

    第四次过泰山是由苏州返家途中。雍正二年(1724)冬,循旧路返里,经新泰、颜庄、河庄,一路北上,山迎水迓,心情欣喜,有诗四道:

    《大雪过十八里岭,岭半下见新泰县》:

    群山如故人,走迓二百里。

    风雪亦有情,掀飞作狂喜。

    嶅峰后依依,寒翠入我指。

    晓与驿尘辞,幽意引行李。

    初寻困梯攀,前历得逦迤。

    仆夫愁崖谷,客兴超泥滓。

    西望泰山云,冥蒙拥雄峙。

    近临稍开豁,烟山见蕞尔。

    一身蹉跌余,万象迷漫里。

    盟心谢英灵,终焉托畏垒。

    《颜庄即目》:

    溪水弯环落雪痕,乱山高下尽当门。

    渔舟添个溪头缆,便是江南黄叶村。

    《村宿尝新酿调仲生》:

    比年时饮杯在手,只忆家山寒夜酒。

    今霄与子细细斟,颇谓老夫失言否。

    京口百花香透罂,南浔淡泊秋露清。

    酒人犹自意索寞,但觉平源醉不成。

    何如雪后开新瓮,金粟晶晶点霜重。

    竹炉煎出寒乍轻,玉碗盛来空不动。

    口辛喉滑到脐甘,仓猝满引能微酣。

    从此桓公老从事,应传别谱过江南。

    《河庄戏题》:

    欲知太行摧车道,扶羊岭头雪初晓。

    欲知蜀栈天梯路,青石关前冬已暮。

    深山犯难谁相从,吴儿使马如扰龙。

    不如倚舵听歌好,淄水沙尘愁杀侬。       此行归山以后,赵执信便隐身博山因园中,再也没有出游。

    赵执信在未出仕前的少年时代应有泰山之游。这一方面是地缘接近,博山与泰山隔青古关相望。其《饴山文集·原山考》中说:“镇城西余里,有大山横亘,一方之望也。其来西南,自泰岱连绵将二百里,”堪称山脉相连,汶水贯通;一方面是泰山在这位心高气盛的年轻士子心中有相当强的感召力,绝非一般游山览水能比。但是赵执信《饴山诗集》中所收诗作仅始于康熙二十三年典山西乡试时。他在《沈东田诗集序》中说:“余少好为诗,而性失之狂易。始官长安时,颇有飞扬跋扈之气。”现有诗集中不但见不到他少年的诗,连初到北京时的“飞扬跋扈”之作也已绝迹,原因在于他取舍严格,删诗颇多,所以无从见到他早期的泰山诗。尽管如此,除了专门写泰山的诗以外,赵执信还有一批涉及泰山的诗句,如:“谁知沧海月,近接泰山云”(《赠门人张逸峰》),“箫鼓声中渡河去,相思独上岱东峰”(《归次淮安,值端午,观龙舟,呈阎百诗若璩》),“岱出霜烟耸,河穿雾雪横”(《送仲生南归六十韵》),“岱岳当前设巨堑,地灵卷局愁摧倾”(《公无渡河为从弟德瑞作》),“日观峰前石欲移,辛勤画室属佳儿”(《喜雨放言四首》),等等。涉笔之处,随手拈来,如数家珍,又妥贴机巧,足以说明他对泰山景物掌故烂熟于胸。设若没有长期积累,仅是几次匆匆路过,断无法得出如此意象。  

    三       赵执信对家乡和泰山一带的民间风俗颇有研究,著有《礼俗权衡》、《葬经改注》、《地学解秽》等,从婚丧嫁娶、堪舆、地理地气等方面进行了整理阐发。其中以《礼俗权衡》影响较大,这是他对婚丧嫁娶礼俗的批评与改良建议。他在自序中首先注意到齐俗特有的传承性,始自姜尚:“昔者太公之在齐也,因其俗而治”。但在长期流传过程中已产生了“淆乱”,成为陋俗,很有清理改革的必要,特别是在丧俗方面。他称:“中年以来,多涉经传,兼浪游南北,耳目所触发,觉乡之俗殊不可解者。属家门多故,期功之丧,无岁无之。而凶礼相承,弥为淆乱。心议之而未敢显言。顷当过庭,家大人有所感而命之,适与小子相合,因历述诸所见以请,皆不责其误,且曰‘尔盍笔之于书’?乃退而论著”。对于那些既不承于古,又不便于今的陋俗,作者要“议”,即提出批评;作者要“请”,即请求革除,这是他撰写此书的原因。经过改良,证明简便易行又合于礼制的习俗,可以先行于一家之内,然后推及“同好”广而大之,是他撰写此书的目的。他提出的改革建议,虽不可能超越封建礼教的范围,但在当时却十分难能可贵,其移风易俗的推行办法也切实可行,因而在民俗学上具有相当价值。

    “秋谷才华迥绝俦,少年科第尽风流。可怜一曲《长生殿》,断送功名到白头”,这是当时人们惋惜的感叹。不幸的人生,往往造就成功的诗人,这在赵执信一生中再次得到印证。他那些才气横溢,思路锐捷的诗篇,他那些瑰丽奇特,又富有现实生活气息的泰山诗,将在泰山诗史中,永远记下他才华绝俦的名字。

    中共泰安市委宣传部主管 泰安日报社主办 地址:泰山大街333号泰安传媒集团22楼 联系电话:0538-6272000 邮编:271000

    中华泰山网 版权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鲁B2-20100031号 鲁ICP备08005495号-1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12377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鲁公网安备 37090202000001号